更新时间:2022.04.27
采用截断通信线路、损毁通信设备或者删除、修改、增加电信网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存储、处理或者传输的数据和应用程序等手段,故意破坏正在使用的公用电信设施,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危害公共安全”,以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
合同法司法解释二已废止,它的内容有: 1、买卖合同的成立及效力; 2、标的物风险负担; 3、标的物检验方式; 4、合同违约责任; 5、特种买卖; 6、其他内容。
恶意欠薪罪司法解释的内容主要包括:当行为人主观上具有逃避支付劳动报酬的目的,并且以隐匿财产、虚构债务、隐匿、销毁或者篡改账目、职工名册等方法逃避付款的,即可认定为是恶意欠薪。
我国刑法规定,司法解释:触犯私分罚没财物罪的犯罪嫌疑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不仅会被法院判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拘役,还会处或单处罚金。如果数额巨大,犯罪嫌疑人不仅会被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的有期徒刑,还会被处罚金。如果司法机
1、污染环境罪是指违反防治环境污染的法律规定,造成环境污染,后果严重,依照法律应受到刑事处罚的行为。 2、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亦称传染性废物)是指带有病菌、病毒等病原体的废物。 3、其他危险废物则是指上述列举之外的,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
精神损害赔偿的司法解释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 侵害自然人人身权益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侵害自然人具有人身意义的特定物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
在我国,自首的司法解一共有三部,分别为司法解释一、司法解释二以及司法解释三。这三部司法解释分别规定了以下内容:1、对自首的认定作出详细规定,明确什么情形是自首,什么情形不是自首;2、对自首的处理做出了详细规定;3、对自首的量刑情节做出了详细
法律上对欺诈的定义指以使人发生错误认识为目的的故意行为。当事人由于他人的故意的错误陈述,发生认识上的错误而为意思表示,即构成因受欺诈而为的民事行为。为了保护受欺诈的当事人的合法利益,使其不受因欺诈而为的意思表示的约束,在法律中损害国家利益的
为正确适用司法解释办理案件,现对适用刑事司法解释时间效力问题提出如下意见: 一、司法解释是最高人民法院对审判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问题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对检察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问题所作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解释,自发布或者规定之日起施行,效力适用于法律
公司法司法解释四全文的具体条款内容包括公司决议效力、股东知情权、利润分配权、优先购买权和股东代表诉讼等内容,具体条款由于数量过多不一一赘述。
行政诉讼法74条司法解释:行政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判决确认违法,但不撤销行政行为: 1、行政行为依法应当撤销,但撤销会给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 2、行政行为程序轻微违法,但对原告权利不产生实际影响的。 行政行为有下
非法釆矿罪的司法解释为:非法采矿造成矿产资源破坏的价值,数额在5万元以上的,属于刑法第三百四十三条第一款规定的造成矿产资源破坏;数额在30万元以上的,属于刑法第三百四十三条第一款规定的造成矿产资源严重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