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4.16
不服行政处罚的,可以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的六个月内,向法院直接提起行政诉讼;也可以先向复议机关提出复议申请,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再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不服行政处罚怎么行政诉讼 不服行政处罚提起行政诉讼,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出具注明日期的书面凭证,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通过出示财政部门统一制发的罚款收据进行当场收徼罚款,且当场收徼的罚款,应当自收缴罚款人之日起二日内交至行政机关,行政机关应当在二日内将罚款缴付指定的银行。如果当事人确有经济困难需要延期或者分期缴纳罚款的,经当事人申请和行
1.提起行政诉讼的只能是作为行政行为相对方的公民、法人、非法人组织。2.有明确的被告。即实施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3.符合行政诉讼法规定的受案范围。4.符合受案人民法院管辖。5.原告应该有具体的诉讼请求以及事实根据。
按照《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的规定:案件受理费分别按照下列标准交纳行政案件按照下列标准交纳:1.商标、专利、海事行政案件每件交纳100元;2.其他行政案件每件交纳50元。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行政诉讼申请执行的期限一般是二年。但该期限并不是固定的,存在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的情况,期限可以中止、重新起算。申请执行的期限一般从法律文书规定的履行期间最后一日起计算;如
行政诉讼按照下列规则来执行:如果是行政相对人拒不履行生效的行政裁判文书,由行政机关或者第三人向第一审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或者由有执行权的行政机关来执行;如果是行政机关拒不履行的,由法院采取相应的措施强制其履行。
行政处罚后能进行民事诉讼。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的启动是国家基于公权力,具有强制性和当事人地位的不平等;刑事诉讼的举证责任在检察机关,行政诉讼的举证责任在行政机关。而民事诉讼的启动是基于公民个人的起诉,具有较强的自愿性和平等性,举证责任一般原则
刑事诉讼超过时效的,一般不会给予行政处罚。并且对于超过追诉时效的刑事案件,不予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如果已经追究的,则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行为人无罪。
行政案件的执行,是指人民法院的执行机构,按照法定的程序,根据人民法院生效的行政判决、裁定,以及行政机关依法申请执行的生效行政裁决的规定,在负有义务一方当事人拒不履行义务的情况下,强制其履行义务的活动。行政案件中的执行作为实现裁判和行政决定的
对于行政强制执行能够提起行政诉讼,我国法律规定,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下列诉讼: (一)对行政拘留、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罚款、警告等行政处罚不服的; (二)对限制人身自由或者
提起行政诉讼,强制执行一般不需要停止执行。但具备以下情形的,会停止执行:被告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原告或者利害关系人申请停止执行,人民法院认为该行政行为的执行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并且停止执行不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人民法院认为该行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