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3.06
合同无效的情形分别有:行为人虚假意思表示签订的合同无效;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无效;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无效;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合同无效的,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
以下的借款担保无效: (1)担保的主体不合格; (2)不具备法人资格的单位内部机构或内部职能部门担保无效; (3)公司董事、经理私自所为的担保无效; (4)欺诈、胁迫、恶意串通造成的担保合同无效; (5)主合同无效,保证合同无效。 借款合同
《民法典》主合同无效保证合同是无效的,具体的如下所述。 (一)无效担保合同的归责原则。无效担保合同的归责原则是采取了“过错责任原则”。过错责任原则,是指以行为人主观上的过错为承担民事责任的基本条件的认定责任的准则。按过错责任原则,行为人仅在
对外担保合同无效的情况有:1、主合同无效导致担保合同无效;2、担保合同因自身原因无效,如担保人资格不足、担保人意思不真实导致担保合同无效、担保合同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和《民法典》第三百八十八条规定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 (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五)违反
在下列情况下,担保合同无效:第一,担保合同是主合同的从合同,主合同无效,担保合同无效。第二,担保合同本身无效。 导致担保合同本身无效的情况有:第一,担保合同当事人主体资格不合格。例如法律规定不具有担保
保证担保合同民法典中无效的情形如下: 1、国家机关未经国务院批准而与债权人签定保证合同的,保证无效; 2、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与债权人订立保证合同的,保证无效;但从事经
根据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合同条款无法履行的情形有以下几方面: 1、合同标的物已灭失; 2、已被第三人善意取得; 3、已被政府征收或已被法院执行; 4、合同无效等情形。 以上情形都可能导致合同条款无法履行,即合同失去意义,必须消失,即使作出继续
以下情形下的债权无效: 1、依据合同性质不能转让的; (1)基于个人特别信任关系发生的合同债权,这类合同债权因具有强烈的人身信l赖关系,故不得转让他人,比如委托合同、雇佣合同; (2)基于特定的债权人行为为内容的合同权利,例如竞业禁止协议;
合同无效,指的是合同因欠缺一定生效的条件,从而导致合同不发生法律的效力。 具备法律效力的合同一般包含以下几点:当事人具有民事行为能力;合同规定的意思表示真实;标的确定且在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 根据《合同法》关于合同无效的法定情形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