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2.22
职工发生工伤事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
工伤认定下来后,对认定结果不服的,可以在六十日内申请行政复议。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近亲属、该职工所在单位对工伤认定结论不服的,人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也可以直接向
不服工伤认定决定必须先复议再诉讼的复议前置程序,规定于经2003年4月16日国务院第5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并自2004年1月1日起施行的《工伤保险条例》(国务院令第375号)之五十三条: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该职工所在单位对工伤认
工伤认定行政复议程序为: 1、当事人收到工伤认定相关文件后六十日内,向上一级劳动部门或主管劳动部门的政府法制办公室申请行政复议; 2、行政复议机关应当在五日内审查是否受理,受理后六十日内依法处理。 法律规定,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对
工伤认定劳动者能申请复议。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有关单位或者个人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近亲属、该职工所在单位对工伤认定申请不予受理的决定不服的;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近亲属、该职工所在
工伤认定的行政复议是需要根据事件的实际情况进行再次认定。如果员工没有新的证据提供,那么行政复议后的结果和第一次认定的结果一般情况下是一样的。认定的标准都是根据《工伤保险条例》中的规定结合事故发生的经过进行判定的。
工伤复议期间的效力认定,具体如下: 1、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作出认定为工伤的决定后,发生行政复议, 2、行政诉讼的,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期间不停止支付工伤职工治疗工伤的医疗费用。 3、只有在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中改变或撤销具体行政行为,才能失去其效
1、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填写《工伤认定申请表》,并提交下列材料: (1)劳动、聘用合同文本复印件或者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人事关系的其他证明材料; (2)医疗机构出具的受伤后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
1、没买工伤保险发生工伤应该这样处理:依据社会保险法的规定,工伤保险是由用人单位为职工购买的,购买工伤保险对劳动者是有很大好处的,如果发生工伤的,工伤赔付由工伤保险基本支付,没有买工伤保险的由用人单位按照《工伤保险条例》支付相关费用。 2、
认定发明专利侵权,可以通过行为人的行为是否满足以下情形进行认定:未经许可制造专利产品的;故意使用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产品的;销售、许诺销售未经许可的专利产品的;使用专利方法以及使用、销售、许诺销售依照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的等。
发表权侵权的认定条件有:行为人实施了著作权侵权行为。存在著作权侵权行为的损害事实。侵犯著作权的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间有因果关系。著作权侵权行为人存在过错。
1.先到医院就医,在就医的同时向用人单位所在地县级劳动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 2.如果伤情不是很严重,可以和用人单位协商相关赔偿事宜。 3.协商不成后,应及时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到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服,可以依法
职工申请工伤鉴定流程: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并且提供相关资料;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建立医疗卫生专家库;从其建立的医疗卫生专家库中随机抽取3名或者5名相关专家组成专家组;根据专家组的鉴定意见作出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