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04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有关规定,为谋取不正当利益,假冒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身份关系,到处招摇撞骗的行为而损害国家机关的威严以及正常的工作的行为就是招摇撞骗罪。犯本罪是具有刑事责任能力且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人,且在主观方面具有直接的故意,犯
招摇撞骗罪的构成要件有: 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威信及其正常活动。 2、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进行诈骗的行为。可以是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也可以是此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冒充他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冒
招摇撞骗罪的行为表现为行为人具有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身份或职称,进行诈骗的行为。行为人必须具有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身份或者职称的行为,同时必须具有利用人民群众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信任实施骗取非法利益的行为的,构成此罪。
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威信及其对社会的正常管理活动。2、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进行招摇撞骗的行为。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的,不成立本罪,而成立刑法规定的其他犯罪(一般是冒充军人招摇
敲诈勒索罪与招摇撞骗罪的主要区别是: 1、行为特征不同 招摇撞骗罪是以骗为特征,完全以假象蒙蔽被害人;敲诈勒索行为虽然也可能含有欺骗的成份,但却以威胁或要挟为特征。 2、造成被害人交出财物的心理状态不
招摇撞骗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任何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都可以成为本罪的主体。非国家工作人员和国家工作人员均可构成本罪。
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威信及其对社会的正常管理活动。2、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进行招摇撞骗的行为。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的,不成立本罪,而成立刑法规定的其他犯罪(一般是冒充军人招摇
招摇撞骗罪是指为谋取非法利益,假冒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身份或职称,进行诈骗,损害国家机关的威信及其正常活动的行为。冒充行为主要包括两种情况:一是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冒充国家机关人员;二是此种国家机关人员冒充他种机关工作人员,如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冒
招摇撞骗罪金额标准分为三点: 1、3000元至1万元以上为数额较大; 2、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为数额巨大; 3、五十万元以上为数额特别巨大。 只要是有不法分子冒充国家的公职人员来获取他人的非法利益都是属于招摇撞骗。招摇撞骗罪的处罚标准,具体如
我国宪法权的主体是人民。按照宪法的理论,制宪主体不同于制宪机关。我国宪法制定的主体是人民。而制宪机关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全体人民享有制宪权,是制宪主体,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不享有制宪权,而是制宪机关。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