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1.09
当事人起诉后法院可以强制执行。在法院判决或调解生效后,如果仍不能自觉履行的,伤者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在执行中,法院可采取查封、扣押、冻结、划拨、拍卖、变卖被执行人的财产等执行措施,一般来说就是需要进行申请的当事人提供需啊进行赔偿的当事
1.首先和伤者进行沟通。告知其伤情已经治疗结束,尽早出院并办理相应的理赔事宜。如若伤者依旧不出院的话,便可拒付住院费,让其自行承担后续费用。 2.找交警进行调解。交警作为交通执法部门,在交通事故涉事双方有着极大的权威性。 3.如果调解无果可
受害人可以通过起诉来保证赔偿权利的实现,通过诉讼,可以采取保全措施。 1、公安部门已经把交警的角色定位为及时取证、作出专业认定,交警不再是赔偿争议的处理机关(除当事人双方自愿达成调解外),赔偿的问题交由法院解决。所以受害人应当及时通过起诉来
交通事故病人不出院: 1、告诉对方,交通事故属于意外事故,会承担该承担的责任; 2、医院医药费可以付,其他费用暂时不要给,让他自行垫付,再找保险公司赔; 3、对方家属闹事,直接报警; 4、找交警出面调解处理,不讲理就让其起诉。
交通事故病人不出院的处理办法: 1、找交警出面调解处理,不讲理就让其起诉; 2、对方家属闹事,直接报警; 3、告诉对方,交通事故属于意外事故,会承担该承担的责任; 4、医院医药费可以付,其他费用暂时不要给,让他自行垫付,再找保险公司赔。
根据目前的司法实践,交通事故赔偿义务人确定的基本原则是:由机动车所有人或者实际占有人(实际使用人)承担赔偿责任。当所有人和实际占有人不一致时,根据运行利益和运行支配原则确定赔偿义务人。
交通事故交警拖着不处理就起诉交警,告他不作为。按交通法规定,交警必须在事故发生后十日内出具事故责任认定书;如果需要检验、鉴定的,必须在鉴定结果出来五日后出具事故责任认定书。如果一直拖着不出具事故责任认定书,属于交警不作为,可以起诉。
交通事故责任方不赔偿,受害方可以通过以下方式索赔: 1、交通事故发生后责任方不赔偿的情况,受害方可以向交警部门申请调解帮助,交警部门予以调解并要求肇事者承担赔偿责任。调解时应当注意:在双方都同意的基础上进行调解;双方协调完成签订调解协议后,
交通事故拒绝赔偿的处理办法有: 1、交通事故同等责任对方不赔偿的,建议双方先进行协商,协商不成的,若是对方车辆存在保险,可以要求对方保险公司赔偿; 2、申请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来解决,也可以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 3、未达成协议
交通事故受害方怎样维权如下: 1.及时报警。发生交通事故后,受害人应当立即报警,并保护现场的原始状态。 2.了解对方的基本信息,为以后索赔工作做准备。 3.领取交通事故的认定书。交警部门的事故认定书是确定各方事故责任大小以及日后索赔的重要依
交通事故中受害方能够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也能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起诉时则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则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