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12
一方当事人享有的诉讼权利: 1、原告有提起诉讼的权利。 2、原告有提出变更、放弃诉讼请求和撤回诉讼的权利。 3、被告有承认或者反驳原告的诉讼请求和提起反诉的权利。 4、胜诉一方有申请执行的权利。双方当事人共同享有的诉讼权利:委托诉讼代理人的
包括:一,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除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或者法律另有规定的以外,实行公开审理。对决定开庭审理的案件,将在开庭三日前通知双方当事人。二,开庭审理大致分为法庭调查、法庭辩论和评议,宣判等几个阶段。如果您提出回避申请,你需要说明理
有权提起上诉的人员可分为三种: 1、被告人、自诉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 2、被告人的辩护人和近亲属。 3、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主体包括: 1、被害人; 2、已死亡被害人的近亲属; 3、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能力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 4、人民检察院。
是指参与民事诉讼活动的当事人。 在民事诉讼活动中,涉及的诉讼主体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主持审判活动的审判机关,审判机关主导民事审判活动,是当然的主体; 二是诉讼当事人,即参与诉讼活动的民事纠纷的双方,包括诉讼代理人; 三是诉讼参与人,包括证人
我国法律对民事诉讼规定了诉讼时效,一般为三年,如果被侵权人在事件发生很长一段时间之后才得知自己的权益被侵害; 则诉讼时效应在知道或应当知道被侵权之日起算三年,而最长时效二十年是指被侵权人权益受侵害之时起算二十年,超过二十年还未维权的,则丧失
诉讼时效抗辩是指当事人行使诉讼时效抗辩权的法律行为。即对已进入诉讼阶段,对对方当事人违反有关诉讼时效相关规定,当事人可以向法院提出“诉讼时效抗辩”,请求驳回对方当事人的诉讼请求。
在现行民事诉讼法中,民事诉讼的主要受案范围: 一、第一类纠纷范围。 1、婚姻家庭纠纷。包括离婚及离婚的财产纠纷、解除非法同居关系纠纷、恋爱引起的财产纠纷、抚养和赡养纠纷、解除收养关系纠纷等。 2、继承遗产纠纷。包括继承权纠纷、遗嘱继承纠纷、
刑事诉讼法和民事诉讼的区别如下: 1、诉讼主体不同。刑事诉讼法涉及公、检、法等数家司法机关,当事人为自诉人、被害人、犯罪嫌疑人及被告人;而民诉法仅有人民法院一家诉讼主体,当事人有原告、被告及第三人。 2、诉讼原则不同。 3、证据制度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