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9.14
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
人民法院审判案件实行二审终审制。法院审判案件,就审判程序而言是两审终审制,就法院体系而言是四级两审制。 两审终审制,就是一起案件经过两级法院审判终结审判的制度。也就是说,地方各级法院对于按照审判管辖权的规定对由它审判的第一审初审案件做出判决
二审人民法院对一审判决的处理:维持原判、直接改判、发回重审。原判决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的,应当裁定驳回上诉或者抗诉,维持原判;原判决认定事实没有错误,但适用法律有错误,或者量刑不当的,应当改判。
三个月内,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高级人民法院,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一级审判机关。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再审申请书之日起三个月内审查,高级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案件需要延长期限的,经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
案件由检察院移交到法院后,法院应一个月以内作出决定,重大、复杂的案件,可以延长半个月。犯罪嫌疑人认罪认罚,符合速裁程序适用条件的,应当在十日以内作出决定,对可能判处的有期徒刑超过一年的,可以延长至十五日。
中级人民法院暂时不能选任人民陪审员,因为人民陪审员只能参加一审诉讼案件,而中级法院的一审诉讼案件较少,且均为重大疑难的,故最高法院规定,人民陪审员目前只有基层法院才能选任。
根据法律规定,公、检、法机关都有权采用取保候审。在程序上又分为: 1、公、检、法机关根据案件具体情况,直接主动地采用取保候审; 2、根据侦查阶段犯罪嫌疑人所聘任的律师的申请或者根据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申请,决定取保候审。
第二审人民法院受理上诉抗诉案件,应当在二个月以内审结。 被告人、自诉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有权用上诉状或者口头向上一级人民法院上诉。 二审法院不存在立案审查问题。上诉状应当通过原审人民法院提出。当事人
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由审判员、陪审员共同组成,如果适用简易程序的,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理。适用合议庭或是独立审判,与适用的程序有关。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民事案件,由审判员、陪审员共同组成合议庭或者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合议庭的成员
人民法院审判案件,实行人民陪审员陪审的制度。除基层法院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判之外,基层法院、中级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应当由审判员三人或者由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共三人组成合议庭进行,高级法院、最高法审判第一审案件,应当由审判员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