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11
员工离职后竞业限制协议有效。离职后用人单位依法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劳动者不得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就业,不得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
违反竞业限制签的协议无效。劳动者在竞业限制期间不得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就业,不得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
公司签订的竞业限制协议有效需要满足以下条件: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用人单位依法支付经济补偿;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二年;出于双方真实意思表示约定竞业限制;其他。
竞业限制协议无效的情形有: 1、协议主体错误,签订竞业限制协议的一方主体应当是企业,另一方为符合竞业限制适用条件的人员; 2、竞业限制协议的限制期限超过两年; 3、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竞业限制协议但不给劳动者补偿的。 劳动者违反法律规定解除
保密协议中可以出现竞业限制条款。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竞业限制期间劳动者不得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工作,也不得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或从事同类业
劳务协议可参照《劳动合同法》规定,约定竞业限制。虽然《劳动合同法》中规定了竞业限制,但是并不代表竞业限制的约定仅能约束劳动关系中的企业和员工。员工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不论和公司构成劳动关系还是劳务关系,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入职时签的竞业限制协议不违反法律或者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即有效。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
股东在公司就业,满足以下条件,与公司之间签订的竞业限制协议有效: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竞业限制的期限不得超过二年;公司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支付经济补偿;其他。
因为公司原因辞职,签订竞业限制协议的仍然有效,可以要求公司支付解除劳动合同后的经济补偿金和竞业限制期间的经济补偿金。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