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7.29
《民法总则》施行前人身损害赔偿的诉讼时效是一年,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的《民法总则》改变了《民法通则》短期一年诉讼时效的规定而规定为三年。因此,2017年10月1日后发生的人身侵权损害,提起诉讼的时效为三年时限。 对于《民法总则》施行
1、向有关部门申诉解决,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职员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或者变相体罚,情节严重的,或未成年人无故被开除学籍的,可向有关教育部门申诉解决;如未成年人被有关单位非法雇为童工的,可向劳动部门申诉解决。 2、向公安机关报案,如
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如果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未成年人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其他经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委会或村委会、民政部门同意并且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未满14周岁的人为无刑事责任能力的人,不负刑事责任。所以,不满14周岁的人杀人是不构成犯罪的。既然不认定是犯罪,其成年后同样的也不能被追究其刑事责任,不会被判刑。同时,在民法上,不满14周岁的人为限制民事责任能力的人,其民
行为人非法拘禁、殴打未成年人的,如果行为人构成非法拘禁罪,那么其会被法院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且应当从重处罚。如果其殴打未成年人致人重伤的,法院会对其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未成年人寻衅滋事如果构成犯罪的,具体的判刑规定为:如果是已满十六周未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则会在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的基础上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如果是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则不需要负担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1、构成抢劫罪的,根据下列不同情形在相应的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1)抢劫一次的,可以在三年至五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2)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在十年至十二年有期徒刑幅度
可以对未成年人判处无期徒刑,法律只是规定未成年人不适用死刑,但没有规定不能适用无期徒刑。 无期徒刑是介于有期徒刑和死刑之间的一种严厉的刑罚。无期徒刑是剥夺犯罪分子终身自由的刑罚方法。
触犯敲诈勒索罪的,如果已满十六周岁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如果未满十六周岁不负刑事责任。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使用恐吓、威胁或要挟的方法,非法占用被害人公私财物的行为。
未成年人抢劫强奸罪的赔偿标准是根据所犯罪行的具体危害性等因素判断的。法律规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第三款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未满十四周岁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应当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误工费等费用,未满十四周岁的人是无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赔偿责任由其监护人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