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2.23
若行为人的妨碍公务行为不构成犯罪,一般处以行政处罚: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若行为人的妨碍公务行为构成妨害公务罪,应当依法承担刑事责任,对其处以刑事处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
不构成刑事犯罪的,处以警告或2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处以5天以上10天以下的拘留,并处500元以下的罚款。有妨碍公务执行罪的,用暴力、威胁妨害警察等国家职员执行公务的,判处徒刑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留、管制或罚金。阻碍人民警察依
刑事拘留一般为14天。我国规定,刑事的期限分一般期限和延长期限两种,具体如下: 1.一般的刑事拘留期为14天,一般从进到看守所算起。在14天内机关要报检察机关批准,其中检察院核准的时间为7天,包含在14天内,如核准则逮捕,否则释放或变更。
拘留不单单指刑事拘留,也包括行政拘留。拘留的具体时间没有规定,但不能超过37天。对于有醉驾行为的犯罪嫌疑人,公安机关会在拘留后24小时内,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讯问,若无追究犯罪责任的必要的,会立即释放并发给释放证明。对于案情复杂的,可以延长拘留
妨碍公务判处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对于使用枪支、管制刀具,或者以驾驶机动车撞击等手段,严重危及其人身安全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一般、造成的社会影响较小、危害后果轻微的,可在拘役、管制、单处罚金的幅度内量刑。妨
一般十日左右,特殊情况可以长达三十七天。《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一条规定: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
行为人造成对方轻微伤,没有其他严重情节的,一般处十五日以下拘留。拘留,是指扣留,拘禁。一般分为三种,分别是刑事拘留、行政拘留以及民事拘留。其中刑事拘留是刑事诉讼中的一种强制措施;行政拘留属于治安行政处罚;民事拘留属于司法行政性质的处理,是民
一般情况下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妨害公务刑事拘留是否会判刑需要看具体情节,对其进行拘留并不等于要判刑,只是为了有助于侦查,是否要判刑,还得看情节。
行政拘留一般不超过20天,行政拘留最长十五日,合并处罚最长不超过二十日;刑事拘留最长三十七日。行政拘留是指法定的行政机关依法对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人,在短期内限制人身自由的一种行政处罚。
行政拘留裁决权属于县级以上公安机关限一般为10日以内,较重的不超过15日政拘留决定宣告后,在申请复议和行政诉讼期间,被处罚的人及其亲属找到保证人或者按规定交纳保证金的,可申请行政主体暂缓执行行政拘留。行政拘留不同于刑事拘留和司法拘留。
饮酒驾驶机动车辆,罚款1000元—2000元、记12分并暂扣驾照6个月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罚款5000元,记12分,处以15日以下拘留,并且5年内不得重新获得驾照。 醉酒驾驶机动车辆,吊销驾照,5年内不得重新获取驾照,经过判决后处以拘役,并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