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20
劳动者休息权包括:享有法律规定的年休假时间的权利;享有法律规定的休息时间总量的权利;享有在法定节假日休息的权利;享有在法律规定的特定时间内休息的权利。
关于劳动争议仲裁时效的规定:该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遭受侵害之日算起;但有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等情形的,时效中断,从中断时起重新计算。
劳动合同法关于裁员的规定: (一)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 (二)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 (三)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的; (四)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
试用期有下列劳动保障: 1、用人单位应当依法为试用期的员工提供劳动保护; 2、应当保障其休息休假的权益; 3、应当保障其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 4、对于试用期的员工,发放的工资不得低于法定的标准。
劳动教养制度的弊端: 一、劳教性质处于不确定状态 由于劳教性质长期不确定,致使劳教制度无法在法律处罚体系中确立地位,弄不清它与行政处罚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与刑法的关系。 二、劳教对象不明确,劳教适用范围呈扩大趋势 由于法律法规对劳教对象的规
集体劳动合同又称为团体契约、集体协议等,它是经全体职工或者职工代表大会讨论同意后,由工会或者职工委托的代表与用人单位为规范劳动关系订立的,以全体劳动者劳动条件和生活条件为主要内容的协议。 集体合同订立后,应当报送劳动行政部门;劳动行政部门自
劳动合同签订的主体的限制是: 1.从劳动者的角度来说,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 2.从用人单位的角度来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及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都可以是我国劳动合同的主
坚持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具体有以下制度: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国家对保障残疾人的劳动权利有下列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残疾人劳动就业统筹规划,为残疾人创造劳动就业条件;政府和社会应举办残疾人福利企业等单位,集中安排残疾人就业;以及国家实行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制度等。
坚持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具体有以下制度: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突发事件发生后关于物资保障的规定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建立健全应急物资储备保障制度,完善重要应急物资的监管、生产、储备、调拨和紧急配送体系。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和突发事件易发、多发地区的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应急救援物资
年休假制度的规定:劳动者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单位根据生产、工作的具体情况,并考虑职工本人意愿,统筹安排职工年休假;工会组织依法维护职工的年休假权利;其他。
年休假制度的规定如下: 1、劳动者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 2、国家法定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 3、单位根据生产、工作的具体情况,并考虑职工本人意愿,统筹安排职工年休假; 4、工会组织维护职工的年休假权利; 5、其他。年休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