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2.23
阻碍解救被拐卖妇女罪的犯罪构成: 1、在主观方面必须为直接故意,过失和间接故意都不构成本罪; 2、主体是特殊主体; 3、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对负有解救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接到被拐卖、绑架的妇女、儿童及其家属的解救要求而不进行解救,造成严重后果
阻碍解救被拐卖儿童罪的犯罪构成有: 1、主体要件:主体为负有解救被拐卖、绑架的妇女、儿童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2、主观要件:在主观方面必须出于直接故意; 3、客体要件:客体是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信誉; 4、客观要件: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利
非法携带武器参加集会罪的条件有: 1、主体是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2、主观上是直接故意; 3、客体是社会管理秩序和公共安全及国家有关武器、管制刀具及爆炸物的管理制度; 4、客观上表现为在举行集会、游行、示威活动中携带武器、管制刀具
基本的犯罪构成与标准构成的主要区别在于:基本犯罪构成一般是单独犯和既遂犯,标准的犯罪构成是相对于派生的犯罪构成而言的,故意伤害罪也属于标准犯罪构成。基本犯罪构成是指修正犯罪构成的对称。刑法条文就某一具体犯罪的基本形态所规定的犯罪构成。以犯罪
构成要件如下: 1.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 2.本罪的主观方面应该是故意,过失不能构成本罪。 3.本罪的客体具有双重性。组织他人出卖人体器官的行为,既侵犯了器官出卖者的身体健康权,也危害了国家有关器官移植的医疗管理秩序。 4.本罪的客观方面
走私贵重金属罪的构成主要是:(1)客体是国家对外贸易管制中的对贵重金属禁止出口的制度。其对象是黄金、白银或者国家禁止出口的其他贵重金属;(2)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海关法规,逃避海关监管,将黄金、白银或其他贵重金属非法携带、运输、邮寄出国(边)
根据犯罪情节的不同,刑法对走私武器、弹药罪规定了三个档次的刑罚: (一)犯走私武器、弹药罪,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二)犯走私武器、弹药罪,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三)犯走私武器、弹药罪,
伪造武装部队印章罪的构成具体如下: 1、主体要件:此罪对行为主体没有限制,任何人都有可能构成该罪,即本罪主体为不特定主体。 2、主观要件:本罪的责任形式是故意。这里的故意,是指明知是伪造武装部队印章的行为而有意实施的主观心理状态。 3、客体
过失提供不合格武器装备罪由以下要件构成: 1、犯罪主体是武器装备、军事设施的生产者和销售者。 2、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 3、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武器装备、军事设施的管理制度以及国家安全。 4、存在将不合格的武器装备、军事设施提供给武装部队,
犯罪的构成是: 1、犯罪主体,是指实施犯罪行为、依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自然人和单位。 2、犯罪客体,是指刑法所保护而被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 3、主观要件,体现的是行为人在怎样的心理状态的支配下实施危害社会行为的,刑法对犯罪构成的心理状态
构成犯罪的条件: 1、犯罪客体,是指我国刑法所保护的而为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 2、犯罪的客观要件,是指犯罪活动的客观外在表现,其中包含危害行为、危害结果、犯罪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的因果关系以及犯罪的时间、地点、方法。 3、犯罪的
犯罪的构成条件是: (1)、犯罪客体,是指我国刑法所保护的而为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例如,盗窃罪是对国家、集体、公民个人财产权利的侵犯; (2)、犯罪的客观要件,是指犯罪活动的客观外在表现,其中包含危害行为、危害结果、犯罪危害行
犯罪构成一般有下列要素: 1、客观要件,是指犯罪行为的具体表现; 2、客体要件,是刑法所保护而为犯罪所侵犯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 3、主体要件,是指实施犯罪行为的人,包括自然人或单位; 4、主观要件,犯罪主体对其实施的犯罪行为及其结果所具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