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2.27
宣告失踪是指自然人离开自己的住所,下落不明达到法定期限,经利害关系人申请,由人民法院宣告其为失踪人的法律制度。程序如下: 1、申请。必须是与下落不明的公民有利害关系的人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而且必须采用书面形式提出申请; 2、法院受理; 3、
过失犯罪是的是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犯罪。在客观上已经发生法定的危害社会的结果;在主观上存在过失。
人身医疗损害赔偿按照下列项目和标准计算: (一)医疗费用:根据医疗事故对患者造成的人身伤害计算医疗费用,凭证支付,但不包括原发病医疗费用。确需结案后继续治疗的,按基本医疗费用支付; (二)误工费:患者有固定收入的,按照误工减少的固定收入计算
财产损害纠纷侵权人赔偿范围有: 1、事故损坏的车辆、物品、设施等没有修复的可能的,需要折价赔偿。折价时应计算出原物的价值,原物的新旧市场价以及残存价值等因素进行折价赔偿; 2、牲畜受伤因伤失去使用价值或者死亡的,经有关部门评估鉴定,折价赔偿
民法典侵害名誉权构成的标准是: 1、受害人社会评价明显降低; 2、行为人侵害名誉权的对象应当特定而明确,具有指向性; 3、法院经常通过使用“势必”“应当”“足以”等词汇,以说明其认为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4、行为人主观上有
违约离职要赔偿的损失: (1)用人单位招收录用其所支付的费用。 (2)用人单位为其支付的培训费用,双方另有约定的按约定办理。 (3)对生产、经营和工作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即用人单位既得利益的损失。 (4)劳动合同约定的其他赔偿费用。
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荣誉权与名誉权的区别如下: 1、行使权利的主体不同:荣誉权的主体是曾经获得光荣称号又或者是嘉奖的民事主体;名誉权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即所有人。 2、客体不同:荣誉权的客体是荣誉称号、证书等;名誉权的客体是公众对他人的社会评
荣誉权和名誉权的区别有以下方面:1.主体不同。荣誉权的主体特定,仅为获得光荣称号或嘉奖的民事主体享有;而名誉权是所有民事主体都享有的一种人身权;2.客体不同。荣誉权的客体是荣誉称号、证书、勋章、奖章、奖状等,而名誉权的客体是公众对他人的社会
对于有侵犯名誉权行为的行为人,若其造成了精神损害的,则应当向受害人支付相应的赔偿金。被侵权的受害人可以要求侵权人停止侵权行为,并赔礼道歉,在侵害名誉的范围内消除影响。如侵权人拒不承担责任,受害人可以到法院起诉处理。
企业的名誉权受侵犯的,一般不可以要求获得精神赔偿。因为在司法实践中对法人精神损害赔偿持否定观点。法人或其他组织,以人格权利遭受侵害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一)根据被保险人提供的索赔单证,保险人按以下规定赔偿: 1、全车损失的,按本条款第三条有关规定计算赔偿金额; 2、全车损失,每次赔偿均实行20%的绝对免赔率; 3、被保险人索赔时未能向保险人提供出险地县级以上公安刑侦部门出具的盗抢案件证明
名誉侵权处罚如下: 1、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2、情节严重的,可构成侮辱罪或诽谤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以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