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9.23
构成抢劫枪支罪需要满足的条件有:主体是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主观上是故意;客体是公告安全和公民的人身权利;客观上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抢夺枪支的行为。
构成犯罪的,需要具备以下4要件: 1、犯罪主体:行为人必须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在我国,一般的年满16周岁的正常人,就可以构成犯罪主体。而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精神病人等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不构成犯罪主体。但14周岁以上的人,满14周岁而
构成犯罪的条件有: 1、犯罪客体,是犯罪行为所侵害的而为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 2、犯罪的客观要素是指犯罪活动的客观外在表现,包括危害行为、危害结果、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的因果关系、犯罪的时间、地点和方法; 3、犯罪主体是指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和
丢失枪支不报罪的立案条件应当是:如果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丢失枪支不及时报告,被他人使用而造成人员轻伤以上伤亡事故,或者产生被他人利用而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等严重后果的,公安机关应当予以立案。
丢失枪支不报罪的立案条件是,如果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丢失枪支不及时报告,被他人使用而造成人员轻伤以上伤亡事故,或者产生被他人利用而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等严重后果的,公安机关应当予以立案。
犯罪构成的条件有: 1、犯罪主体,是指实施犯罪行为的个人或者单位; 2、犯罪客体,是指犯罪行为所侵犯的某种法益; 3、犯罪主观方面,是指犯罪分子对其犯罪行为和结果所具有的心理状态,包括故意和过失; 4、犯罪客观方面,是指犯罪分子实施的具体犯
犯罪主体是指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依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自然人或单位。 犯罪主观方面是指犯罪主体对自己危害行为及其危害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行为人的罪过(包括故意和过失)是一切犯罪构成都必须具备的主观方面要件,有些犯罪的构成还要求行为人主观上具有
构成犯罪的条件如下: 1、客体要件,是指刑法所保护而被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 2、客观要件,是指犯罪行为的具体表现。 3、主体要件,是指实施犯罪行为的人。 4、主观要件,是指犯罪主体对其实施的犯罪行为及其结果所具有的心理状态。 犯罪条件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犯罪构成: 1、在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 2、主体是一般主体; 3、客体是侵犯劳动者的财产权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4、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一)犯罪主体。是指实施犯罪行为的人。每一种犯罪,都必须有犯罪主体,有的犯罪是一个人实施的,犯罪主体就是一人,有的犯罪是数人实施的,犯罪主体就是数人。 (二)犯罪的主观方面。是指犯罪主体对其实施的犯罪行为及其结果所具有的心理状态。犯罪主观方
犯罪构成条件有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客体是刑法所保护而为犯罪所侵犯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犯罪客观方面,是指犯罪行为的具体表现;犯罪主观方面,犯罪主体对其实施的犯罪行为及其结果所具有的心理状态;犯罪主体,是指实施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