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9.23
构成抢劫枪支罪的条件有: 1、客体是公共安全和公民的人身权利; 2、客观方面表现为对枪支的所有者、持有者或保管者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行将枪支抢走的行为; 3、主体是一般主体; 4、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犯罪。
丢失枪支不报罪满足以下标准的,应予立案: (一)丢失的枪支被他人使用造成人员轻伤以上伤亡事故的; (二)丢失的枪支被他人利用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 (三)其他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形。
丢失枪支不报罪构成要件包括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 丢失枪支不报罪的构成要件的具体规定是:主体是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侵害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和国家对枪支的管理制度;主观方面是故意,客观方面是实施了丢失枪支后不及时报告,并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丢失枪支不报的犯罪主体为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根据《刑法》规定,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丢失枪支不及时报告,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这些人能构成丢失枪支不报罪: 1.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监狱、劳动教养机关的人民警察,人民法院的司法警察,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警察和担负案件侦查任务的检察人员,海关的缉私人员; 2.国家重要的军工、金融、仓储、科研等单位的专职守护、押运人员在
具备下列要件才构成丢失枪支不报罪: 1、丢失枪支不报罪的主体要件为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 2、主观要件即故意的心理态度; 3、客体要件是公共安全和国家对枪支的管理制度; 4、客观要件即丢失枪支后不及时报告,并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丢失枪支不报罪的构成要件: (一)主体要件:主体不是一般主体,是特殊主体,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 (二)主观要件:在主观方面上表现为故意; (三)客体要件: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和国家对枪支的管理制度; (四)客观要件:在客观方面上表现为丢
认定构成过失犯罪必须同时具备以下四个条件: 1、行为人必须达到法定责任年龄,即年满16周岁以上的; 2、实施了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 3、行为人在主观上存在过失; 4、客观上必须是造成了严重的危害结果。
是指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违反枪支管理规定,丢失枪支不及时报告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关于本罪的主体、客观方面的研究在学界已几近共识,然而对于该罪的主观罪过形式的讨论却从未止息过,这无论是对刑法理论研究的统一性,还是对司法实践的操作性以及对行为
构成抢劫枪支罪需要满足的条件是: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公共安全和公民的人身权利;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对枪支、弹药、爆炸物的所有者、持有者或保管者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行将枪支、弹药、爆炸物抢走的行为;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在主观方
过失犯罪的构成要件包括: 1、必须有处罚该类过失犯罪的分则明确规定; 2、行为人主观上必须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持根本否定态度; 3、行为必须发生了危害结果。 过失犯罪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
构成非法出租、出借枪支罪的犯罪构成要件为:主体是合法配枪的个人和单位;侵害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和国家对枪支管理的相关规定;主观方面是故意;客观方面是实施了违反枪支管理规定,非法将个人和单位的合法用枪出租、出借给他人,因而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构成非法出租枪支罪的,相应的要件包括: 1、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和国家对枪支的管理制度; 2、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枪支管理规定,非法出租、出借枪支的行为; 3、主体为依法配备、配置枪支的单位和个人; 4、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