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15
管制的适用范围:罪行性质轻、危害小。我国刑法分则规定可以适用管制的犯罪主要集中在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和妨害婚姻家庭罪中,这些犯罪的共同特点是罪行性质不十分严重,社会危害性较小。人身危险性较小。管制并不剥夺犯罪人的人身自由,只是在一定程度上限制
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可以假释。
死缓的适用范围根据《刑法》第四十八条,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
如果劳动者因违反服务期的约定而支付违约金的,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支付违约金的,不能超过劳动者前十二个月平均工资的百分之三十。除服务期和竞业限制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不得约定由劳动者支付违约金。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适用范围主要包括有以下六个方面: (一)员工与用人单位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双方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双方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双方因工作时间、休息休
管制的适用范围是罪行性质较轻、危害比较小的犯罪。管制并不剥夺犯罪人的人身自由,只是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其人身自由,所以,适用管制刑的犯罪分子必须是人身危险性较小者,如果犯罪的人身危险性很大,管制将难以达到预防犯罪的目的。
适用罚金的范围是: 1、经济犯罪,刑法分则第三章规定的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共有90多个条文,基本上都规定了罚金的独立或附加适用; 2、财产犯罪,刑法分则第五章规定的侵犯财产罪,共有14个条文,其中9个法条规定了罚金,占条文总数的50
拘役一般只适用于犯罪性质比较轻微的、社会危害性不大的犯罪。拘役指短期剥夺罪犯人身自由,就近拘禁并强制劳动的刑罚。在中国是主刑之一。拘役的期限为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数罪并罚时最高不能超过1年。
1、适用缓刑的范围是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犯罪分子。 2、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听证适用范围: 1、行政机关作出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较大数额罚款等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 2、当事人要求听证的,行政机关应当组织听证。 听证程序如下: 1、听证会前首先由书记员清点核实申请人、案
死缓的适用范围为: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死刑缓期执行的,由高级人民法院判决或者核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