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17
遗赠的有效条件有遗赠人在自愿平等的情况下将自己的遗产赠与给他人;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六十日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的表示遗赠才是有效的;如果被遗赠人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
法律规定遗赠效力优先于遗嘱效力,因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继承编的解释(一)》,当被继承人生前与他人订有遗赠扶养协议,同时又立有遗嘱,如果有抵触,按协议处理。
(1)主体不同。 遗嘱的继承人只能是法定继承人中的一个人或是数人(都属于公民);后者的受遗赠人是国家、集体或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不限于公民)。 (2)主体承担的义务不同。 遗嘱的继承人不仅有权继承遗产,而且还要负责清偿被继承人应当缴纳的税款
遗赠的有效条件有遗赠人在自愿平等的情况下将自己的遗产赠与给他人;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六十日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的表示遗赠才是有效的;如果被遗赠人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
在遗嘱中签字(【2015】浙0103民初01443号)、向被继承人的法定继承人发函(【2015】姑苏民四初字第01070号)、口头表示(【2015】杭西民初字第2428号)、担任被继承人遗嘱执行人(【
遗嘱与遗赠扶养协议更有效,因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继承编的解释(一)》,在被继承人生前与他人订立遗赠扶养协议,遗赠扶养协议,并立遗嘱,如有冲突,按协议处理。
如果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即使其本人后来有了行为能力,仍属无效遗嘱。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通常指年满18周岁,精神正常的人。 自书遗嘱必须是立遗嘱人自己的真实意思表示; 如果说订立遗嘱是受他人
根据继承法的规定,法定继承人为六种身份的人,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孙子女不属于法律规定的法定继承人,故通过遗嘱将财产赠与孙子女的行为属于遗赠。遗赠与遗嘱的不同点在于:1、受遗赠人可以是法定继承
根据继承法的相关规定,遗嘱与遗赠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遗嘱的继承人与受遗赠人的范围不相同,遗嘱的继承人一般只可以法定继承人范围之内及以外的个人,而接受受遗赠人则可以是法定继承人之外的人或者国家、单位;因此,受遗赠的人可以是个人,也
一份生效的遗赠扶养协议,必须要符合以下这六个要件: 第一、遗赠人必须要有遗嘱能力,即自然人依据法律规定享有的设立遗嘱,以依法自由处分其财产的行为能力; 第二、遗赠人必须为没有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 第三、遗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