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1.07
1.在中国境内有固定住所、或有当地城镇常住户口(或有效居住证明)、或有固定的经营地点的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中国公民; 2.有正当的职业和稳定的经济收入,具有按期偿还贷款本息的能力; 3.无不良信用记录,贷款用途不能用作炒股、购房,赌博等行为
银行贷款合同产生纠纷之后,诉讼时效是三年。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诉讼权利人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且前述期限应当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我国民法对普通合同的诉讼时效从2年变为3年,虽然我国规定了有1年、4年和3年的诉讼时效,但是一般适用3年的诉讼时效,银行贷款合同属于普通性质的合同,因此使用的规定是一般的诉讼时效。如果有法律规定的原因不能行使权利的,在时效快结束的前六个月,
银行贷款合同诉讼时效一般是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根据我国相关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
银行贷款合同诉讼时效一般是三年。银行贷款合同属于普通性质的合同,因此使用的规定是一般的诉讼时效。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中,如果有法律规定的原因不能行使权利的,还可以申请暂停计算时效。 超出借条的诉讼时效处理方式如下: 1、超过诉讼时效期
一、银行贷款需要的条件如下: (1)贷款人在贷款银行所在地有固定住所、有常住户口或者提供有效居住证明; (2)贷款人年龄在65周岁以下、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中国公民; (3)贷款人具有良好的信用记录和还款意愿,无不良信用记录; (4)贷款
骗取贷款罪,是指以欺骗手段取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本罪的法定刑为: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特别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
银行贷款合同诉讼时效一般是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