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4.14
保释,在中国称之为取保候审,这种强制措施既可以不羁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使其照顾家庭或者从事原来的工作和劳动,为社会做一些有益的事情,又可以使他们感到国家和社会对他们的关怀,还可以减少国家用于在押人犯的生活、管理费用等项开支,从而减轻羁押场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一百零七条,被处罚人不服行政拘留处罚决定,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可以向公安机关提出暂缓执行行政拘留的申请。公安机关认为暂缓执行行政拘留不致发生社会危险的,由被处罚人或者其近亲属提出符合本法第一百零八条规定条件
治安拘留五天可以探视。拘留所保障被拘留人在拘留期间的会见权利。被拘留人应当遵守拘留所的会见管理规定。会见被拘留人应当持有效身份证件按照规定的时间在拘留所的会见区进行。
不可以,治安拘留最多不会超过15天,因期限短,是不给保释的,只有刑事案件的刑事拘留才存在保释的说法。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一百零七条被处罚人不服行政拘留处罚决定,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可以向
根据《朗文法律词典》的介绍,保释是指“在被逮捕的人提供担保或者接受特定条件的情况下将其释放的制度”。保释制度发源于英国,大约形成于12-13世纪。波洛克和梅特兰认为保释制度直接产生于实际需要,而不是对
治安拘留是行政处罚之一,也称为行政拘留。行政拘留是指公安机关对于违反了行政法律规范的公民,所作出的在短期内限制其人身自由的一种处罚措施。其期限为1日以上,15日以下。 2、对于行政违法行为,按照法律应
1、治安拘留不可以保释。行政拘留是一种行政处罚,属行政案件范畴。 2、保释的法律术语是取保候审,取保候审是刑事诉讼过程中的一种强制措施,所以不能运用到行政案件中使用。 3、行政拘留期间因法定原因可以提
被拘留五天如果满足取保候审条件的,可以申请取保候审。取保候审是指,侦查、起诉和审判机关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对被刑事追诉而又未被刑事羁押之人,为防止其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责令其提出保证人或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以保证随传随到的一种刑事强制
根据《刑事诉讼法》以及《取保候审若干问题的规定》,如果犯罪嫌疑人是成年人,其保释金一般在一千元以上;如果犯罪嫌疑人是未成年人,其保释金一般在五百元以上。此外还应当根据犯罪嫌疑人的社会危险性、犯罪案件的性质、情节、犯罪嫌疑人可能判处刑罚的轻重
拘留保释金会退还。具体情况如下: 1、犯罪嫌疑人在取保候审期间,没有违反规定,或者具有法律规定的情形之一的,那么在解除取保候审的同时,公安机关要把保证金如数退还给犯罪嫌疑人; 2、决定退还保证金的,应当经过严格审核后,报县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