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07
《国家赔偿法》规定在下列情形下国家不负赔偿责任: 1、因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自己的行为致使损害发生的; 2、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与行使职权无关的个人行为; 3、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我国《国家赔偿法》中所规定的国家减免赔偿责任的情形包括:因公民自己故意作虚伪供述,或者伪造其他有罪证据被羁押或者被判处刑罚的;行使侦查、检察、审判职权的机关以及看守所、监狱管理机关的工作人员与行使职权无关的个人行为的情形等。
根据《国家赔偿法》的规定和相关立法精神,构成军事赔偿应符合以下几个要件: (1)损害事实的存在。 (2)造成损害的侵权主体是国家军事机关及军人或是受其委托的组织和个人。非军事机关及其工作人员造成的损害,军事机关不负军事赔偿责任。 (3)违法
我国法律对免责条款的效力的限制: 1、免责条款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2、免责条款不得免除造成对方人身伤害的责任; 3、免责条款不得免除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对方的财产损失的责任; 4、免责条款不得不合理地免除条款制作人的责任
逮捕后国家赔偿条件是:对公民采取逮捕措施后,决定撤销案件、不起诉或者判决宣告无罪终止追究刑事责任的。赔偿义务机关,应当依照国家赔偿法及时履行赔偿义务。
国家赔偿责任,是指国家机关或国家公职人员在执行职务中侵犯了民事主体合法权利造成损害时,依法由国家承担的侵权赔偿责任。 人民法院在民事、行政诉讼过程中,违法采取对妨害诉讼的强制措施、保全措施或者对判决、裁定及其他生效法律文书执行错误; 侵犯公
我国法律规定的导致国家赔偿免除的情形一般包括: 1、因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自己的行为致使损害发生的; 2、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与行使职权无关的个人行为; 3、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1、因公民自己故意作虚伪供述,或者伪造其他有罪证据被羁押或者被判处刑罚的 2、依照刑法第十四条、第十五条规定不负刑事责任的人被羁押的 3、依照刑事诉讼法第十一条规定不追究刑事责任的人被羁押的 4、行使国家侦查、检察、审判、监狱管理职权的机关
我国现行《民法典》对免责条款的效力的限制:免责条款的效力要依据免责条款的内容而定,如果是造成对方人身损害的、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免责条款无效。但该合同中免责条款的无效,不影响合同中有关解决争议方法的条款的效力。
国家赔偿的条件为: 1、赔偿请求权人主体适格。 2、有具体的赔偿请求和事实根据。 3、国家机关的行为已经被确认为违法。 4、已完成行政复议前置程序。 5、在规定的期限内请求。
免责条款无效的情形分别是:造成对方人身损害的免责;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免责。免责条款有效需要满足的条件有: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约定的免责条款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法定或约定的其他条件
有追偿权的国家赔偿责任有以支付赔偿金为主要方式。能够返还财产或者恢复原状的,予以返还财产或者恢复原状。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的,每日赔偿金按照国家上年度职工日平均工资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