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2.07
(一)第一审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 (二)确有抗诉的必要性。 对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认为有抗诉必要,依法提出抗诉: 1、人民法院采信自行收集的证据,未经庭审证即作为裁判的根据,导致裁判错误的。 2、人民法院不采纳公诉人庭前收集并经庭审质
刑事诉讼中抗诉的条件: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认为本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请求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的。
刑事拘留的条件主要包括: 1、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 2、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 3、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 4、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等。
刑事立案的三个条件如下: (1)经调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2)该案件属于公安机关管辖的范围; (3)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 公安机关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可以刑事拘留。对于被拘留的人,应当在拘留后的24小时以内
刑事拘留的条件如下: (1)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 (2)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 (3)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 (4)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 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应当在拘留后
自诉的刑事案件包括如下: 1、告诉才处理的案件; 2、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 3、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案件。 人民法院对于自诉案
构成刑事案件的条件如下: (1)主体条件,当事人要达到刑事责任年龄、有相应的刑事责任能力; (2)主观条件,当事人在主观上存在故意或过失; (3)客观方面,当事人的行为违反了刑事法律规定,应受刑事处罚,也就是当事人的行为具有刑事违法性; (
减刑的条件包括: 1、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 2、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的检举,经核实属实; 3、有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创新的; 4、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的; 5、在抗击自然灾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方面有突出表现的; 6、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
提出刑事抗诉的条件: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的,自收到判决书后五日以内,有权请求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人民检察院自收到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请求后五日以内,应当作出是否抗诉的决定并且答复请求人。
刑事抗诉的条件如下: 1、第一审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 2、确有抗诉的必要性。刑事抗诉是指人民检察院认为刑事判决或裁定确有错误,按照法定诉讼程序,要求人民法院对案件进行重新审理并作出改判的法律监督活动。
缓刑的条件如下: 1、缓刑的对象必须是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被判处超过3年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由于他们的罪行较重,社会危害性较大,不适宜放在社会上执行,所以不能适用缓刑; 2、必须是犯罪情节比较轻微,悔罪表现比较好,放在
(一)第一审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 (二)确有抗诉的必要性。 对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认为有抗诉必要,依法提出抗诉: 1、人民法院采信自行收集的证据,未经庭审证即作为裁判的根据,导致裁判错误的。 2、人民法院不采纳公诉人庭前收集并经庭审质
减刑的条件: 1、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又或者是有重大立功表现的; 2、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 减刑是指依法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罪犯在具有法定的减刑情节时,由负责执行刑罚的机关报送材料,人民法院依法予以减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