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17
精神损害赔偿的数额确认应当按照以下规定进行: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侵权行为的目的、方式、场合等具体情节;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侵权人的获利情况;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受理诉讼法院所在地的平均生活水平等。
我国的民法典规定,通常情况下,并没有对离婚精神损失赔偿作出明确的规定。但是无过错方可以结合以下的情况来确定物质和精神损害赔偿的金额:1、侵权人的过错程度;2、侵权行为的具体情节;3、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4、侵权人的获利情况及承担责任的经济
强奸罪可以要精神损害赔偿。 1、依据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强奸罪侵害的主要是妇女的人身权,其中主要包括性自由权,对于强奸犯罪的行为人需要按照其对受害者造成的伤害情况,对其进行一定的民事赔偿,也就是强奸罪的附带民事赔偿。 2、这其中包括了身体损
精神损害赔偿没有统一的标准,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一般考虑下列因素确定: 1.侵权人的过错程度; 2.侵权的手段、场合和次数、行为方式、持续时间等具体情节; 3.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 4.侵权人的获利情况; 5.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
离婚精神损害赔偿条件主要包括: 1、一方实施了家庭暴力行为; 2、一方有重婚行为; 3、一方与他人同居行为; 4、一方虐待或遗弃家庭成员; 5、有其他重大过错行为等。 “损害赔偿”,包括物质损害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
法院在审理离婚案件时往往会考虑的下面几种因素以判断离婚损害赔偿的标准。 1、无过错方精神受到损害的程度。可以考虑受害人所遭受精神伤害和精神痛苦的程度。由于其损害结果涉及人的身体和精神方面,必要时可委托医疗单位作出相应判断。 2、过错方具体的
第一、《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精神损害赔偿的司法解释》规定了三种不同精神损害抚慰金赔偿; (1)对于造成死亡的,应当赔偿死亡赔偿金; (2)对于造成残疾的,应当赔偿残疾赔偿金; (3)对于侵害人身,没有造成死亡残疾后果的,应当赔偿精神抚慰金。 自
侵害自然人人身权益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侵害自然人具有人身意义的特定物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协议离婚后可以再诉精神损害赔偿。因人身权益或者具有人身意义的特定物受到侵害,自然人或者其近亲属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精神损害赔偿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
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可以作为当事人的有两种人,也就是原告人与被告人,即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是不可以起诉被告人家属的,只能起诉被告人。但是,附带民事诉讼的成年被告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的,如果其亲属自愿代为承担,应当准许。
当事人可以主张精神损害赔偿的情况: 1、公民的人身权益受到严重侵害时,可以依法请求赔偿精神损害。 2、不符合公序良俗、侵害他人隐私或其他人格权利的,有权依法请求赔偿精神损害。 4、公民去世后,死者近亲属的精神受到痛苦的,也可以依法请求赔偿精
人身损害附带民事责任赔偿,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