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12
刑事诉讼中能提起民事诉讼。据我国刑诉法及司法解释的规定,被害人因人身权利受到犯罪侵犯或者财物被犯罪分子毁坏而遭受物质损失的,有权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如果被害人的财产被犯罪行为人非法占有、处置,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或单独提起民事
我国主刑有以下五种: 1、管制。期限为3个月以上2年以下,数罪并罚不得超过3年。 2、拘役。期限为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数罪并罚不得超过1年。 3、有期徒刑。期限为6个月以上15年以下,数罪并罚不得超过20年。 4、无期徒刑。 5、死刑。
民事诉讼中代理律师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参加民事诉讼,其诉讼行为后果直接由被代理人承受。委托人的授权有一般授权和特别授权两种,一般授权是指委托诉讼代理人完成一般的诉讼行为,特别授权是指诉讼代理人完成某些重要的、涉及委托人实体利益的诉讼行为,如代理
我国《民事诉讼法》中所规定的诉讼竞合一般指当事人就同一事实向多个国家的法院提出诉讼的情况。根据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的司法解释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法院和外国法院都有管辖权的案件,一方当事人向外国法院起诉,而另一方当事人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法院起诉
律师在我国《刑事诉讼法》中所规定的职责包括:根据案件事实提出犯罪嫌疑人无罪、罪轻或者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辩护意见。同时还可以查阅、摘抄、复制本案的案卷材料,与犯罪嫌疑人会见和通信。
1、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法定代理人符合法定条件:因犯罪行为使人身权利受侵犯或财物被损毁而遭受物质损失的被害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已死亡被害人的近亲属、无行为能力或者限制行为能力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有权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民事诉讼主体分别有: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作为民事诉讼的当事人。法人由其法定代表人进行诉讼。其他组织由其主要负责人进行诉讼。法院、证人、鉴定人等其他主体。
民事案件并不会直接转化成刑事案件,法院在审理民事案件中,发现有犯罪行为的可以直接移送有关部门进行侦查。如果在民事案件的审理过程中,存在诉讼当事人违反诉讼程序规定可能会被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但这并不是民事案件的转化。
刑事诉讼逮捕的条件如下: 一、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 二、犯罪嫌疑人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 三、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而有逮捕必要的。
诉讼标的是民事诉讼中,当事人之间所争执的需要通过审判机关的审判活动予以解决的民事、经济法律关系,亦即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每个诉讼都有特定的标的,一般由原告的诉讼请求决定。诉讼标的是原告提出的实体权利请求,包括当事人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