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7.30
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属于正当防卫的行为是指对正在进行不法侵害行为的人,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正当防卫行为应该符合五个条件: 一、正当防卫
哪些属于正当防卫行为,有两种。第一种,《刑法》第二十条规定,正当防卫,是指对正在进行不法侵害行为的人,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一定限度损害的行为。正当防卫的,不负刑事责任。第二种,无限正当防卫,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
构成聚众淫乱的客观条件应当是: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聚众行为和淫乱行为。聚众一般至少是三人以上。聚众进行淫乱活动的,对首要分子或者多次参加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民法典规定侵权行为的四个构成条件是: 1、从事了民事违法行为; 2、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有因果关系; 3、他人财产或人身受到伤害; 4、行为人主观上有故意的过错或过失的过错。
原则上,只是故意泄露他人隐私的,不构成犯罪,这属于民事侵权行为,属于民事法律的调整范畴。泄露他人隐私行为的认定: 1、未经公民许可,公开其姓名、肖像、住址和电话号码。 2、非法侵入、搜查他人住宅,或以其他方式破坏他人居住安宁。 3、非法跟踪
构成行贿罪需要满足的条件有: 1、客体是国家工作人员所在单位的正常活动; 2、客观上表现为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或在经济往来中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的行为; 3、主体是满十六周岁,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的
不当得利指没有合法根据,使他人受到损失而自己获得利益的事实。其中取得不当利益的人叫受益人,财产受到损失的人叫受害人。因不当得利没有合法根据,虽属于即成事实亦不受法律保护,受益人取得的不当利益应当返还给受害人。构成不当得利的条件有: 1.一方
不当得利有哪些构成要件:(一)一方面取得财产上的利益;(二)他方受有损失;(三)取得利益与受损失之间有因果关系;(四)没有法律上的依据。 因无合法根据取得不当利益.造成他人损失而产生的行为人与受害人之间权利义务关系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根据得
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具体如下:1、一方取得财产利益。一方取得财产利益是指因一定的事实结果而获得了或者增加了财产或利益上的积累;2、一方受有损失的;3、利益与损失之间具有因果关系的;4、没有合法的根据。取得利益致他人损失,之所以成立不当得利,
不当得利构成要件有: 1、一方面取得财产上的利益; 2、他方受有损失,指因一定的事实,使他人的财产总额减少; 3、取得利益与受损失之间有因果关系; 4、没有法律上的依据,是指获得利益没有法律上的依据。 不当得利,是指没有法律根据,使他人受到
实施正当防卫必须同时符合以下4个条件: 1、只有在本人或他人的合法权利受到不法侵害时; 2、必须是在不法侵害正在进行的时候; 3、必须是对不法侵害者本人实施防卫,而不能对无关的第三者实施; 4、正当防卫不能超过必要的限度,不能造成不应有的损
正当防卫的构成情形根据《刑法》的规定为: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