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8.06
按照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如果劳动仲裁胜诉后,只要对方没有提起诉讼的情况下,该裁决就是已经生效的。这种情况下,如果对方拒不履行裁决义务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有管辖权的劳动仲裁委对争议做出裁决后,怎么申请强制执行,去哪里申请强制执行,应该是许多劳动者比较困惑的事情。首先,如果劳动仲裁裁决结果不属于一裁终局,即裁决的每一项赔偿数额,均高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12倍,双方
劳动者要先和用人单位协商,如果协商无法解决,则可以通过以下法律途径来解决: (1)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举报; (2)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需要注意的是,要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 (3)
仲裁裁决书属于法律规定的由人民法院执行的其他法律文书。依据法律规定,劳动仲裁委出具的裁决书、调解书等,依法应该由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者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执行。这点是与法院文书的强制执行是有区别的。
强制执行是指,法院按照法定程序,根据执行文书,运用国家强制力量,强制民事义务人完成其所承担的义务,实现权利人的权利的行为。在劳动仲裁胜诉后,只要对方没有再提起诉讼,那么该裁决就开始生效。如果对方拒绝履行裁决义务,劳动者可以在裁决书的裁定范围
劳动仲裁该强制执行的标准: 1、如果劳动仲裁裁决结果不属于一裁终局,即每项裁决的赔偿金额高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双方任何一方都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仲裁裁决不生效,仲裁裁决结果不强制执行; 2、仲裁裁决结果属于一裁终局的,劳动者决定不起诉的,
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在领取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未向人民法院起诉,那么裁决书即发生法律效力。劳动者便可依据生效的裁决结果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有管辖权的劳动仲裁委对争议做出裁决后,怎么申请强制执行,去哪里申请强制执行,应该是许多劳动者比较困惑的事情。首先,如果劳动仲裁裁决结果不属于一裁终局,即裁决的每一项赔偿数额,均高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12倍,双方
在劳动争议案件中,经常会碰到让劳动者恼火的事情:经过劳动仲裁,有了仲裁的裁定,规定应当在多少日内用人单位必须履行裁定或判决的结果。然而在裁定生效后(劳动仲裁裁定送达后15天内,当事人不向法院提出起诉,劳动仲裁裁定即生效)单位却拒不履行,劳动
1、向法院提交书面申请执行书及申请执行需要的其他材料。 2、向人民法院提交劳动仲裁裁决书原件。 3、申请执行的事项,只能是裁决书裁定的范围,不可以提其他要求。
在劳动仲裁胜诉后,只要对方没有再提起诉讼,那么该裁决就开始生效。如果对方拒不履行裁决义务,劳动者可以向人民法院递交书面申请执行书、裁决书原件,并且在裁决书裁定的范围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对于已生效的劳动仲裁裁决,一方拒不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在两年的时效期间内可以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交书面申请执行书及申请执行需要的其他材料。仲裁裁决被人民法院裁定不予执行的,当事人可以根据双方达成的书面仲裁协议重新申请仲裁,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