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13
1、疏忽大意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了这种危害结果; 2、过于自信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已经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
犯罪预备应当满足如下要件: 1、为实施犯罪事先调查犯罪场所、时机和被害人行踪; 2、准备实施犯罪的手段; 3、排除实施犯罪的障碍; 4、追踪被害人或者进行其他接近被害人的行为。 犯罪预备是指犯罪分子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预备犯可以比照
如果当事人年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的,在工作过程中发生人身伤害事故的,可以认定为工伤。如果当事人不满16周岁的,不能认定为工伤。童工患病或者受伤的,用人单位应当负责送到医疗机构治疗,并负担治疗期间的全部医疗和生活费用。童工伤残或者死亡的,用
挪用公款罪的主体: 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国家机关与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
挪用公款罪的认定:并非所有的挪用公款行为都构成犯罪。挪用公款罪的成立,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必须要当事人满足一定的数额,一般情况下必须是挪用的公款用作私用,并且是私自挪用公款的行为。
构成挪用公款罪并且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如果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是挪用公款罪。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挪用公款判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归个人使用的,从重处罚。
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数额在5千元至1万元以上,进行非法活动的;挪用公款数额在二万元至3万元以上,归个人进行营利活动的;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数额在1万元至3万元以上,超过3个月未还的,应当定挪用公款罪。犯此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
挪用公款罪的主观要件的规定:在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挪用公款罪一般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罪侵犯的客体,主要是公共财产的所有权,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侵犯了国家的财经管理制度。
危险驾驶罪不适用缓刑的情形为: (1)三年内有危险驾驶前科; (2)有冲卡等不配合检查行为; (3)在高速公路上行驶; (4)造成一人以上轻伤; (5)有吸毒后驾驶机动车辆的; (6)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的; (7)明知安全装置不全或者安
对挪用公款的使用人应该这样定罪: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应定挪用公款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