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11.03
(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三)劳动合同期限。 (四)派遣期限。 (五)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六)工作岗位。 (七)用工单位。 (八)工作时间和
劳动者单方解除权包括以下七种: 1、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的; 2、劳动者提前30天书面通知用人单位的; 3、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3天通知用人单位的; 4、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5、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
被派遣劳动者有以下情形的,用工单位将劳动者退回劳务派遣单位,劳务派遣单位依法解除劳动合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其他。
公司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流程是: 1、制作书面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并且送达给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应当载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事实、理由及依据。 2、应当事先将解除劳动合同理由通知工会。 3、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
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流程是: 1、无过失辞退:用人单位提前30天以书面的形式通知劳动法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2、经济性裁员:用人单位提前30天通知工会或者全体职工。 3、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劳动者证明和公司存在劳动关系的方式是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时可参照下列凭证: (一)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 (二)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工作服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 (三)劳动者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可以通过书面劳动合同确定;没有劳动合同的,可通过以下凭证确定:劳动者填写的招用记录;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其他。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劳动合同法》第七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工名册备查。第十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如果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纠纷同时无法协商解决;则劳动者应先在用工单位所在地(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如果劳动者对仲裁结果不满意,则可以到用工单位所在地(区)人民法院起诉解决。
凭借下列材料可证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劳动合同;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社保缴费记录;以及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
劳动者在享有解除劳动合同自主权的同时,也应当遵守解除合同预告期,即应当提前三十天通知用人单位才能有效,也就是说劳动者在书面通知用人单位后还应继续工作至少三十天,这样便于用人单位及时安排人员接替其工作,保持劳动过程的连续性,确保正常的工作秩序
(1)制作书面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并且送达给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应当载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事实、理由及依据。 (2)应当事先将解除劳动合同理由通知工会。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会有权要求用人单位纠正。用
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按此规定,企业内部部门撤销,属于订立劳动合同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由于没有了所属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