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1.08
职工发生在单位受伤,被认定为工伤后,职工可以在经过治疗,伤情稳定或者出院后,发现存在残疾或者影响劳动能力的情况时,进行伤残鉴定。工伤赔偿首先由劳动者向劳动局申请工伤认定;劳动局开具工伤认定书后再申请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申请进行工伤待遇赔偿,最
劳动纠纷处理程序:发生劳动争议,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先行协商;协商不成的,向在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或者基层人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调解不成的,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向人民法院
认定工伤要符合一定的程序: 1、申请认定工伤的主体,可以是受伤员工所在的单位,也可以是受伤员工自己申请认定。 2、要在法律规定的时间内申请工伤。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相关规定,在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的,所在
工伤起诉程序有: 1、必须先申请工伤认定。工伤认定行政部门认定为工伤后,应当凭工伤认定决定书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取得劳动能力鉴定结论; 2、凭工伤决定书、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书、病例资料等证据,向劳动合同履行地或用人单位所在地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
工伤索赔经过劳动争议正常程序开始起诉程序:准备工伤鉴定书、用人单位出具的劳动关系证明、以及住院治疗的费用凭证等;撰写起诉状;被告在接到起诉状副本的十五日内提交答辩状副本;到被告住所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立案;等待法院的通知,按时到庭参加诉讼;
申报工伤有以下程序:用人单位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申请工伤认定;用人单位未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1年内申请;提交工伤认定申请表等资料;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一般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的60日内
工伤认定程序一般是分为三步,第一步受了工伤的职员要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第二步提出申请后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会根据审核需要对事故伤害进行调查考核,第三步行政部门调查考核后会在受了工伤职员提交申请的那一日起60天内将这个申请通过,一般来说,职员真正受
工伤认定程序有: 1、工伤保险部门根据申请人提交的材料出具收据; 2、基本资料收集核实并符合受理条件后,工伤保险经办部门应当受理符合受理条件的,出具受理通知书; 3、申请人是受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工伤保险部门应当向用人单位发出关于
1、填写《企业职工工伤认定申请表》(4份) 2、填写《个人信息表》 3、劳动关系证明(劳动合同复印件或工资报酬领取证明即工资条复印件或工友书面证明等) 4、抢救医院初次诊断证明/职业病诊断证明 5、身份证复印件 6、交通事故或暴力伤害的,提
任何争议都免不了双方协商,工伤发生后,双方就可以对工伤赔偿进行协商,并且签订工伤和解协议。如果劳动者申请劳动仲裁,主张工伤保险待遇,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也会组织双方调解。双方协商一致,达成调解协议,是最快的解决方式。
工伤纠纷要走的法律程序主要有以下两种: (1)仲裁解决。双方不愿或无法通过上述两种方式解决的,可自发生劳动争议之日起一年内向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 (2)诉讼解决。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向当地的基层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工程纠纷包括:勘察合同纠纷;设计合同纠纷;施工合同纠纷;监理合同纠纷;合同效力纠纷;结算纠纷;黑白合同纠纷;造价司法鉴定范围纠纷;工程质量纠纷;工期纠纷;农民工利益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