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23
农村宅基地归农业农村部门、国土资源管理局管理,由乡镇政府负责审核批准。根据最新土地管理法中的相关规定,农业部拥有宅基地管理和执法权,负责完善宅基地用地标准等等;国土资源局统筹安排宅基地的规模和布局等等。
宅基地本身是不能继承的,能继承的只有共有人的宅基地使用权,即宅基地上的房屋。房屋继承人应当在依法办理房屋产权变更登记证后15日内,持有关证明文件、材料,向当地县、市土地管理部门提出宅基地使用权变更登记申请。
宅基地转让问题和房屋纠纷一直以来是大家关注的老大难问题。近日,按照最新的政策规定,农村进城落户人员可以在本集体经济组织内部自愿有偿退出或转让宅基地的。宅基地买卖问题有法可依了
办理宅基地使用证需要以下手续: 1、审查证件,比如户口簿、身份证等身份证件; 2、情况调查,即家中有无亲属已经办理宅基地使用证; 3、测量尺寸,测量房屋外围最大面积,以便制证; 4、填写报表; 5、上报审批; 6、发证。
办理农村宅基地使用证流程如下: 1、向宅基地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办证申请; 2、提交身份证明、登记原因证明等材料; 3、对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 4、符合规定的,核发宅基地使用证。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是对农村集体土地所
农村房屋土地使用证办理须经过申请、调查、审核、审批,经审核符合用地面积清楚,界址也准确,权属是合法,没有争议原则的,可以批准并进行张榜公布,在公布一个月以内无单位或个人对其提出争议的,由县人民政府颁发集体的土地使用证。
实践中,因宅基地使用权而发生的纠纷在民事纠纷中比较常见。对宅基地使用权纠纷应按下列原则妥善处理: 原则1:依法保护国家、集体的宅基地所有权。 我国土地分别属于国家和集体所有。根据《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土地改革前的旧契约不能作为土地权属的依据
农村宅基地纠纷处理办法: 1、双方协商解决; 2、申请人民政府处理; 3、向法院起诉。 农村宅基地纠纷处理的原则: 1、保护国家、集体的宅基地所有权原则; 2、保护公民、法人宅基地使用权原则; 3、宅基地使用权随房屋转移原则; 4、有利于生
根据中国高级人民法院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农村村民出售、出租房屋后,不得申请宅基地。法律条文显示,法律并没有禁止农民租售房屋,但农村村民出售房屋后,农民失去了再申请宅基地的权利。国家要完善征地制度,缩小征地范围,探索制定征收目录,严格界定公益
土地法农村宅基地新规是《土地管理法》,其内容为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积不得超过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农村村民建住宅,应当符合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尽量使用原有的宅基地和村内空闲地。
根据中国高级人民法院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农村村民出售、出租房屋后,不得申请宅基地。法律条文显示,法律并没有禁止农民租售房屋,但农村村民出售房屋后,农民失去了再申请宅基地的权利。国家要完善征地制度,缩小征地范围,探索制定征收目录,严格界定公益
通常,村里的房屋有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宅基地使用权,一部分是房屋产权。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积不得超出省、自治区、直辖市限定的准则。乡村村民出卖、出租住房后,再申请宅基地的,不予准许。所以,宅基地的使用权是不能够出卖的,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