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8.18
离婚诉讼的条件: 1.当事人双方领有结婚证。 2.提起起诉离婚的一方,必须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不能提起起诉离婚。 3.起诉离婚的提起,必须是婚姻关系的一方当事人,其他任何第三人均不得以起诉当事人的身份提出起诉。
(1)夫妻一方要求离婚,而另一方不同意离婚的; (2)双方自愿离婚,但就子女抚养、财产分割、债务负担等问题无法达成一致意见的; (3)双方都同意离婚,但一方不在国内居住,或下落不明或宣告失踪,或被劳教、劳改而无法亲自去办理登记离婚的。
进行诉讼离婚应符合以下条件: 首先,当事人双方具有合法的婚姻关系; 其次,提起离婚的一方为婚姻关系中的一方当事人,其他任何第三人均不得以起诉当事人的身份提出离婚诉讼; 最后,提起离婚诉讼的一方应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因为以下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一)重婚; (二)与他人同居; (三)实施家庭暴力; (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五)有其他重大过错。
申请撤回诉讼的条件如下: 1、申请人必须是原告、上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经原告特别授权的诉讼代理人也可以申请撤诉;具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也可以申请撤诉; 2、原告必须自愿撤诉; 3、撤诉必须合法。撤诉申请的时间必须在法院受理案件并宣告判决之前
离婚案件中,当事人申请回避的,可以用口头或书面方式向法院申请有关人员回避。申请回避时,应说明理由。回避申请应在案件开庭审理前提出,但回避事由在案件开始审理后知道的,也可以在法庭辩论终结前提出。
在起诉离婚的案件中,审判人员应当申请回避的情形有: 1.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近亲属的; 2.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 3.与本案当事人、诉讼代理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对案件公正审理的。
提起诉讼的条件: 1、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2、有明确的被告; 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 4、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符合,上述条件的,原告应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起诉状开头
起诉离婚的适用条件主要有: 1、夫妻一方要求离婚,另一方不同意离婚的; 2、夫妻双方都愿意离婚,但在子女抚养、财产分割等问题上不能达成协议的; 3、夫或妻一方或双方均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4、涉外婚姻和事实婚姻。
刑事诉讼中的回避,是指与案件本身或案件当事人有利害关系或者其他特殊关系的侦查、检察和审判人员,包括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不得参加本案处理工作的一项诉讼制度。
离婚赔偿请求权行使的条件: 1、侵权行为的发生。夫妻一方实施了法定的违法行为,即重婚;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等行为。 2、行为人存在主观过错。 3、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4、违法行为导致了夫妻间的离婚。
离婚有协议离婚和诉讼离婚两种形式。协议离婚的条件是:男女双方须有合法的夫妻身份;须有离婚的合意;对子女抚养、财产债务作出恰当、合理的安排,并达成一致的协议。诉讼离婚的条件是:夫妻一方要求离婚;夫妻感情确已破裂,且调解无效。
只有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才应当准许重新鉴定,即: 1、鉴定人不具备相应资格的; 2、鉴定程序严重违法的; 3、鉴定意见明显依据不足的; 4、鉴定意见不能作为证据使用的其他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