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8.18
在民事诉讼中,证人是不存在申请回避这个问题的。根据我国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在我国,回避的主体一般是司法工作人员,以及一些必要的辅助司法人员,比如鉴定、翻译之类的。
回避制度,是指审判人员和其他法定人员在遇有法律规定的情形时,退出对本案审理的制度。根据法律规定,回避的人员包括审判人员、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和勘验人等。需要回避的法定情形有: (1)审判人员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诉讼代理人的近亲属。所
起诉离婚的条件包括: 1、当事人双方领有结婚证。 2、起诉离婚的提起,必须是婚姻关系的一方当事人,其他任何第三人均不得以起诉当事人的身份提出起诉。 3、提起起诉离婚的一方,必须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不能提起起诉离
民事诉讼申请证人回避的理由有: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近亲属的;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与本案当事人、诉讼代理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对案件公正审理的。
审判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有权用口头或者书面方式申请他们回避: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近亲属的;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与本案当事人、诉讼代理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对案件公正审理的
最新的离婚申请程序有:协议离婚需要当事人之间协商一致,签订离婚协议书并进行登记,在婚姻登记机关受理登记后的三十日后的三十日内再去申请离婚证;诉讼离婚是一方向法院起诉,提交能证明夫妻感情确已破裂的证据,法院经审理后能确定夫妻感情破裂的,应当判
协议离婚的要件包括: 1、双方是依法办理了结婚登记的合法配偶。 2、双方自愿离婚。即配偶双方就离婚问题达成一致的意思表示,并且这种意思表示必须真实、自愿。 3、必须具备对子女和财产问题已有适当处理的法定要件。
离婚有两种形式: 1、登记离婚(通称协议离婚); 2、起诉离婚。登记离婚应由申请离婚的夫妻双方向民政局婚姻登记机关递交书面申请,填写《离婚申请表》,民政局婚姻登记机关查明确系夫妻双方自愿,申请书是双方真实意思的表达,并且对家庭共同财产和子女
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要求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等与本案有利害关系或者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人员回避。因此有权要求回避的人就是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但是当事人的辩护人、诉讼代理人不直接享有申请回避权,需要当事人的授权。
申请离婚的条件有: 1、双方当事人是合法夫妻并且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2、离婚是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 3、协议离婚当事人双方对子女和财产问题的处理已经协商一致。
一般理由: 1、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当事人的近亲属; 2、本人或者他的近亲属与本案有利害关系; 3、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勘验人或者诉讼代理人; 4、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 5、接受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的请客
提起代位权诉讼条件: (一)债权人对债务人的债权合法; (二)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债权,对债权人造成损害; (三)债务人的债权已到期; (四)债务人的债权不是专属于债务人自身的债权。
诉讼离婚的条件有: 1、男女双方已经依法登记结婚,即婚姻关系合法有效; 2、当事人存在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等足以认定为感情破裂的情形; 3、调解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