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4.11
犯罪分子在司法机关询问、传讯或者采取强制措施后,对已被怀疑、发觉的犯罪事实供认交代的行为属于坦白量刑情节。构成坦白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自首是指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犯罪嫌疑人;坦白是指不具有自首情节,但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犯罪嫌疑人。二者的主要区别是:自首是主动归案,在此基础上还要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坦白是被动归案后,如实供
坦白与自首的区别主要会有: 1、自首是法定的量刑情节,而坦白仅是酌情量刑情节。 2、减刑幅度不同。一旦成立自首,被告人就可以得到基准刑40%左右的减刑幅度。
自首,是指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坦白,一般是指犯罪人被动归案后,如实交代自己被指控的犯罪事实的行为。 1、自首与坦白存在相同之处:都以自己实施了犯罪行为为前提;都是在归案后如实交代自己的犯罪事实;都是从宽处罚的情节。 2、坦
坦白和自首的区别如下: 1、量刑标准不同。自首是法定的量刑情节,而坦白仅是酌情量刑情节。法定量刑情节是法院必须给予被告人的,量刑幅度也是法定的;而酌情量刑情节理论上是可以做也可以不做的,其决定权即自由裁量权在审判机关。 2、减刑幅度不同。一
坦白一般可以从轻处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第三条第五款规定,对于坦白情节,综合考虑如实供述罪行的阶段、程度、罪行轻重以及悔罪程度等情况,确定从宽的幅度。 (1)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20%以下; (
坦白是犯罪分子在司法机关询问、传讯或者采取强制措施后,对已被怀疑、发觉的犯罪事实供认交代的行为。坦白是被动交代罪行,即被司法机关怀疑、发觉其犯罪事实后,并在司法机关的审讯下如实交代其罪行,是犯罪分子一种认罪的表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自首,是指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坦白,一般是指犯罪人被动归案后,如实交代自己被指控的犯罪事实的行为。 1、自首与坦白存在相同之处:都以自己实施了犯罪行为为前提;都是在归案后如实交代自己的犯罪事实;都是从宽处罚的情节。 2、坦
自首与坦白的区别:1、自首是犯罪人自动投案之后主动如实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实的行为,坦白是犯罪人被动归案后如实供述被指控的犯罪事实的行为;2、自首的犯罪分子悔罪表现较好,其人身危险性相对较小;坦白的犯罪分子往往是在一定的条件下被迫认罪的,其人身
自首与坦白的区别如下: 1、自首是犯罪人自动投案之后主动如实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实的行为,坦白是犯罪人被动归案后如实供述被指控的犯罪事实的行为; 2、自首的犯罪分子悔罪表现较好,其人身危险性相对较小;坦白的犯罪分子往往是在一定的条件下被迫认罪的
减刑针对的刑罚执行中,对符合规定的犯罪分子减少一定刑期的制度,而坦白针对的是定罪处罚前有符合规定的行为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在刑法中并没有坦白的直接表述,关于坦白主要体现在自首和立功的规定,以及最高法关于《量刑指导意见》中。刑法规定犯罪以后
自首和坦白的区别如下: 1、自首是犯罪人自动投案后主动如实供述犯罪事实的行为,坦白是犯罪人被动归案后如实供述被指控犯罪事实的行为; 2、自首罪犯悔罪表现良好,人身风险相对较小;坦白罪犯往往在一定条件下被迫认罪,人身风险相对较大; 3、自首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