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06
如遇其中一方不执行生效仲裁裁决,我们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当事人对具有法律效力的调解书和裁决书,应当依照规定严格履行。一方当事人逾期不执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对仲裁裁决不服的,不可以要求重新仲裁。根据法律规定,仲裁裁决一经作出即发生法律效力。如果当事人对该裁决不服的,可以向法院申请撤诉,经济合同纠纷处理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选择仲裁一种是选择诉讼。
1、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6个月内,向仲裁委所在地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法院撤销裁决书。当然,这需要符合《仲裁法》第58条的规定。 2、根据《民事诉讼法》第237条或274条的规定,向有管辖权的法院申请不予执行仲裁文书。
仲裁裁决书与仲裁调解书的相同之处: 1.仲裁裁决书和仲裁调解书在送达完成后,证明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已从仲裁的程序上解决了双方当事人的劳动人事争议,标志着双方当事人的劳动人事争议已经经过仲裁程序。 2.在仲裁裁决书和仲裁调解书生效之后,双方
首先写明原告和被告的基本信息(姓名、性别、民族、住址、电话、身份证号、出生年月日,一方是公司的,写出公司的法人代表);其次写明原告的诉讼请求;然后写明事实和理由(一般写仲裁裁决的错误,如仲裁裁决认定事实有误,仲裁裁决适用法律错误);最后在左
如果当事人能够提出证据证明仲裁裁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申请撤销:仲裁庭的组成或者仲裁的程序违反法定程序的;没有仲裁协议的;裁决所根据的证据是伪造的;裁决的事项不属于仲裁协议的范围或者仲裁委员会无权仲裁的;其他。
如果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依法起诉。但是只有仲裁裁决被人民法院依法裁定撤销或者不予执行的,当事人才可以向法院起诉;或者当事人也可以就该纠纷重新达成新的仲裁协议,再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如果是向法院起诉的,应该是向当地的基层法院而不是中级法院起诉。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如果用人单位对于规定以外的其他劳动争议案件的仲裁裁决不服而向法院起诉的,应该向基层法院提起诉讼。
仲裁调解书与仲裁裁决书的不同点: 1、仲裁调解在解决争议中,不能强迫其调解;仲裁裁决中的某些程序和规则不允许当事人以协议予以排除。 2、仲裁调解是指在人民法院、人民调解委员会及有关组织主持下,自愿协商,达成解决纠纷的办法;仲裁裁决是指由双方
当事人如不服仲裁裁决,可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期满双方当事人均不起诉的,仲裁裁决即发生法律效力。一方当事人逾期不起诉,又不自觉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职人员条例》以及最高人民法院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 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逾期不起诉的,裁决书即发生法律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