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9.14
交通违法行为的行政处罚如下: (一)扣留车辆; (二)扣留机动车驾驶证; (三)拖移机动车; (四)检验体内酒精、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麻醉药品含量; (五)收缴物品。
以下问题是医疗事故技术鉴定解决的: 1、医疗行为是否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 2、医疗过失行为与人身损害后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 3、医疗事故等级问题; 4、医疗过失行为在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责任程度
具体按照第十八条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必要的时候,由强制医疗。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劳动法事实劳动关系主要包括的情形有: 1.应签而未签订的劳动合同; 2.以口头协议代替的书面劳动合同; 3.以其他合同形式代替劳动合同,即规定了劳动者的权力、义务条款。
民法典关于房屋的新规定是: 1、房屋所有权的转让需要经过登记; 2、婚后购买的房屋属于夫妻共同财产,不管登记在哪一方名下都是夫妻共同财产; 3、婚前房产如果婚后加名,那就是夫妻共同财产。
保险非法集资的情形有,保险从业人员利用职务便利,假借保险产品、保险合同等实施集资诈骗;保险从业人员参与社会集资、民间借贷,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集资诈骗;以及不法机构假借保险公司信用,误导欺骗投资者,进行非法集资等情形。
我国的人民法院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军事法院等专门人民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包括高级、中级和基层人民法院。人民法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审判机关,依照法律规定代表国家独立行使审判权,不会受到任何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或者其他
交通事故工伤认定的排除性条件如下: 一、不是在合理的上下班途中受伤的不认定为工伤。 二、不是合理的上下班时间受伤的不认定为工伤。如劳动者自行早退的,不认定为工伤。 三、交通事故是由于劳动者的主要责任导致的,不认定为工伤。
民事法律行为与事实行为的区别: 一、民事行为以意思表示为其必备要素,而事实行为完全不以意思表示为其必备要素,当事人实施行为的目的并不在于追求民事法律后果。民事行为是以意思表示才发生法律效果。与此相反,事实行为仅取决于法律规定,实施行为并不具
事实行为与民事行为的主要区别: 1、事实行为完全不以意思表示为其必备要素;民事行为以意思表示为必备要素。 2、事实行为依法律规定直接产生法律后果;民事行为依据行为人的意思表示的内容而发生效力。 3、事实行为只有在行为人的客观行为符合法定构成
工程分包的法律规定如下: 1、总承包人分包建设工程的,除总承包合同另有约定外,应当征得发包人同意; 2、总承包商必须自行完成建设项目的主要部分,非主要部分或专业项目可分包给符合工程技术要求的建筑安装单位; 3、总承包商可以将承包工程的一部分
关于工伤认定时效的相关法律规定包括用人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确诊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本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报。用人单位不按规定申报的,工伤职工或者其亲属、工会组织在1年之内,也可以直接向劳动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