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4.03
关于销售侵犯商标权利人的商品的处罚规定:构成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是指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销售金额在五万元以上的行为。
这种销售也应认定是一种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同样要按商标侵权行为处理,让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销售不知道是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能证明该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的并说明提供者的,不承担赔偿责任。
根据我国《商标法》第五十七条第 (三)项的规定,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属于侵犯商标专用权。因此销售者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构成商标侵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五十七条:第五十七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均属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 (一
根据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规定,商标权的主体有如下5种人: 1、企业、事业单位:企业必须是依法登记并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工商企业,事业单位必须具有法人资格。 2、社会团体:即提供服务或经核准生产、制造、加工、拣选、或者经销商品的需要使
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的犯罪主体一般主体。自然人和单位均能构成本罪的主体。就自然人而言,只要行为人达到了刑事责任年龄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实施了故意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的,就可构成。单位犯本罪的,实行两罚制,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直接负责的
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罪的犯罪主体一般是主体。自然人和单位可以构成本罪的主体。就自然人而言,只要行为人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故意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就可以构成。 单位犯本罪的,实行两罚制,对单位处以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
商标侵权不仅是售假。有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的;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
第一步,要注意对证据的收集。因为只有在证据充足的情况下,才有利于行政执法机关或司法审判机关对某一行为是否是侵权行为尽快的加以认定。因此证据是影响案件办理的前提条件。概括地说,这里所说的证据主要是指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被侵权人的在先权利
销售侵权商标产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有权依法查处;涉嫌犯罪的,应当及时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时,认定侵权行为成立的,责令立即停止侵权行为,没收、销毁侵权商品和主要用于制造侵权商品、伪造注册商标标识的工具,违法经营额五万元以
可以根据侵权内容去选择主体,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诉讼主体有: (一)商标注册人或利害关系人。 利害关系人,包括注册商标使用许可合同的被许可人、注册商标财产权利的合法继承人等。 (二)在发生注册商标专用权被侵害时,独占使用许可合同的被许可人可以
如果发现销售侵权人通过售卖取得的违法经营额已经达五万元以上的,那么,相应地就会被工商部门处违法经营额五倍以下的罚款。 要是没有违法经营额或者违法经营额不足五万元的,相应地也会被处二十五万元以下的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