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3.08
属于劳动争议纠纷。劳动争议,是指劳动关系的当事人之间因执行劳动法律、法规和履行劳动合同而发生的纠纷,即劳动者与所在单位之间因劳动关系中的利义务而发生的纠纷。根据争议涉及的权利义务的具体内容,可将其分为以下几类: 1、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工资税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收入-五险一金-扣除数乘以适用税率-快速扣除数。免税额为5000,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如下:纳税=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快速扣除。实际工资=应付工资-四金-纳税。月应纳税所得额=应付工资-四金-500
工作日加班费的计算方式: 月工资÷21.75÷8×加班小时数×1.5倍; 双休日加班费的计算方式:月工资÷21.75÷8×加班小时数×2倍; 法定节假日加班费的计算方式:月工资÷21.75÷8×加班小时数×3倍。
劳动争议案件的举证责任分配如下: 1、对于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的工资劳动争议,劳动者无法提供证据证明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 2、用人单位在指定期限无法提供的,视为劳动者所主张的事实成立。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有以下受案范围:单位与员工之间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其他。
公司股东的工资是劳动争议。若公司股东在公司上班,有付出实际的劳动,公司应当依法发放工资,属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因工资问题,而产生的劳动争议。
劳动争议案件由用人单位所在地或者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管辖。劳动合同履行地不明确的,由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管辖。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用人单位申请撤销《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七条的仲裁的,
劳动争议案件处理规则流程是:协商(和解)、调解、仲裁、诉讼,处理劳动争议案件后当事人要是觉得有不公平的内容发生,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进一步维权。
劳动争议案件受案范围判断为: 1、确认劳动关系是否存在或者有无效力的争议; 2、是否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争议; 3、是否因用人单位除名、辞退和劳动者辞职、离职发生争议; 4、是否因用人单位的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
1、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2、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
劳动争议案件时效中断的适用是当事人能够证明在申请仲裁期间内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申请仲裁期间中断: 1.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 2.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 3.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