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2.23
诉讼离婚一般去被告住所地的基层法院起诉,但是有以下例外情形: 1、有关军人的案件: 非军人对军人提出离婚诉讼,如果军人一方为非文职军人,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离婚诉讼双方当事人都是军人的,由被告住所地或者被告所在地的团级以上单位驻地的人
1、原告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书、副本及相关的证据; 2、人民法院接受原告提交的文件、材料,进行审查; 3、作出受理决定并立案; 4、人民法院决定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原告的起诉书副本送达被告,并告知被告作出书面答辩; 5、被告自收到人民法院送达的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一般情况下,原告起诉离婚的,应当到被告住所地的基层人民法院起诉。 但是,如果被告离开了户籍所在地在某地连续居住一年以上,这个地方称为了被告的经常居住地。如果被告有经常居住地了,就要到被告经常居住地的基层人民法院起诉
异地离婚诉讼的原告如果是夫妻一方在外地超过一年,原告在户口所在地而被告已离开户口所在地超过一年的能在原告地起诉。诉讼离婚是指夫妻双方就是否离婚或者财产的分割、债务的分担、子女的抚养等问题无法达成一致的意见,向人民法院起诉,通过调解或判决解除
夫妻一方离开住所地超过一年,另一方起诉离婚的案件,可以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夫妻双方离开住所地超过一年,一方起诉离婚的案件,由被告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没有经常居住地的,由原告起诉时被告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如是一方拒不支付孩子的抚养费用,另外一方可以通过民事诉讼的方式要求另外一方支付,原告可以在被告的户籍所在地或者经常居住地的法院提出诉讼。 故而原告因与被告之间的抚养费纠纷发生争议,原则上原告应到被告户籍所在地法院起诉,若被
原则规定—被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一般地域管辖使用的原则是“原告就被告”,实施原告就被告的理由一方面在于抑制原告滥诉,是被告免受原告不当诉讼的侵扰一方面也有利于人民法院传唤被告参与诉讼,对诉讼标的物进行保全和勘验,有利于判决的执行。民诉法第2
受害人在刑事诉讼中附带民事诉讼的,应当在刑事诉讼进行期间向人民法院提出。《刑事诉讼法》规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起
异地诉讼离婚程序如下: 1、原告向人民法院提交起诉书、副本及相关证据; 2、人民法院接受原告提交的文件和材料进行审查; 3、作出受理决定并立案; 4、人民法院决定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原告的起诉书副本送达被告,并告知被告作出书面答辩; 5、被告
一般无财产争议案件: 1、如果是财产纠纷,无财产争议的,诉讼费为每件50元; 2、如果是婚姻纠纷,无财产争议的,诉讼费为每件交纳50元至300元; 3、如果是劳动纠纷,无财产争议的,诉讼费为每件交纳10元。
财产案件根据诉讼请求的金额或者价额,按照下列比例分段累计交纳: 1、不超过1万元的,每件交纳50元; 2、超过1万元至10万元的部分,按照2.5%交纳; 3、超过10万元至20万元的部分,按照2%交纳; 4、超过20万元至50万元的部分,按
不同的案子诉讼时效期间是不一样的。普通诉讼时效为三年,最长权利保护期间是二十年。下列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一)请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 (二)不动产物权和登记的动产物权的权利人请求返还财产; (三)请求支付抚养费、赡养费
民事纠纷起诉流程是: 1、写好诉状,交到法院的立案庭; 2、立案庭法官在七日内会通知当事人是否立案; 3、若决定立案,将在7日内预收案件的受理费,并在立案后2日内交审判庭; 4、庭审程序有庭审准备、法庭调差、法庭辩论、案件评议和宣告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