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26
1.劳动者可以和用人单位协商,双方协调一致后可解除竞业限制协议,毕竟此协议是合同形式存在的。2.如果用人单位的原因导致三个月未支付经济补偿,劳动者可以请求解除竞业限制协议。3.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三个月的竞业限制经济补偿,可以解除。
竞业限制用人单位不补偿的,劳动者没有必要履行义务,所以不能不补偿。竞业限制协议未约定经济补偿,而劳动者离职后由履行竞业限制义务的,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
劳动者在职期间竞业限制条款一般不产生拘束力,而是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生效的。劳动者不得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就业,不得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与前用人单位同类的业务。
在职工的任职期内不可以竞业限制。竞业限制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生效,用人单位需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而劳动者不得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就业,不得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
竞业限制不是必须签订。具体如下: 1、竞业禁止的人员仅限于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以及用人单位高级技术人员。如果没有接触到公司的商业秘密、技术秘密,也不是公司高管,那就没有签订竞业限制协议的义务; 2、法律上并没有强制
一、竞业限制协议是否合法 竞业限制协议如果符合下列条件的,合法: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依法协商一致签订的;意思表示真实;且竞业限制的人员符合规定;竞业限制的期限不超过二年等。 我国法律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
劳动合同中可以有竞业限制条款,但不是必要包含竞业限制条款。以下条款为必要条款: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基本信息;劳动者的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劳动合同期限;其他条款。
竞业限制的违约责任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后进行约定,双方可以将违约金作为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但违约金的数额必须合理。如果当事人认为与实际损失相比过高或过低的,则可以依法申请调整。
竞业限制仲裁最长是1年。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竞业限制协议是属于劳动争议的一种,而劳动争议仲裁的时效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所以,竞业限制仲裁最长是1年。
竞业限制补偿金的标准由职工与用人单位协商确定,法律法规并未规定竞业限制补偿金的最低数额;如双方未约定补偿金,劳动者又履行了竞业限制的,劳动者可要求按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平均工资的30%按月支付经济补偿。
(1)竞业限制协议可以通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 (2)在竞业限制期限内,用人单位请求解除竞业限制协议时,用人单位应额外支付劳动者三个月的竞业限制经济补偿; (3)在竞业限制期限内,因用人单位三个月未支付竞业限制经济补偿,劳动者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