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8.16
一般在案件判决处理完毕后消除,但涉及到刑事责任的,还会留下案底,并且不会消除。正常案件涉案记录是无法消除的,可以撤销的案件撤销后即可消除。案底一般是某人过去犯法或犯罪行为的记录,又称犯罪人员犯罪记录制度,在我国法律中一般指有过刑事犯罪前科的
故意伤害与一般殴打行为的认定: 1、故意伤害是指故意地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表现为对人体组织完整性的破坏、对人体器官机能的损害。 2、而一般殴打行为通常只造成人体暂时性的疼痛或神经轻微刺激,并不伤及人体的健康。
故意伤害与一般殴打行为的区分应注意轻伤害与轻微伤害的界限,对被害人造成的损伤是轻伤还是轻微伤,决定了对人是否追究刑事责任,是否认定为故意伤害罪。
区分故意伤害和一般殴打行为,应重点把握两者行为所造成的伤害,故意伤害是对人体组织完整性的破坏和对人体器官机能的损害,而一般的殴打行为通常只造成人体暂时性的疼痛或神经轻微刺激,并不伤及人体的健康。
逼迫、诱骗他人自杀可以认定为是故意杀人罪。若行为人在自杀行为中起主导作用,行为人的行为与结果之间存在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就构成故意杀人罪。为人希望自杀者死亡,但为了掩人耳目,逃避罪责,自己不直接动手,但也不能逃脱法律的制裁。
故意杀人罪适用死刑需符合以下情形: 1、被告人罪行极其严重; 2、犯罪时犯罪分子已满18周岁,审判时不满75周岁; 3、审判时不是怀孕的妇女; 4、故意杀人手段极其残忍,情节、后果极其严重,且无悔意。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十八条规定,
故意伤害致死辩护词的内容有:当事人及辩护人的基本信息、案件的基本情况、犯罪事实认定、轻罪辩护的有关法律依据能及需要说明的相关事项等。
故意杀人致一死两伤的量刑:故意杀人致一死两伤属于故意杀人罪,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故意杀人罪是实害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故意杀人的行为,就构成故意杀人罪,就应当立案追究刑事责任,并且判处
故意杀人罪成立不处死刑的条件有: (1)犯罪时不满18岁的; (2)犯罪时怀孕的妇女; (3)审判的时候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 故意杀人罪是实害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故意杀人的行为,就构成故意杀人罪,就应当立案追究刑事责任。死刑对罪大恶极、严重
对于情节较轻的故意杀人罪,最高量刑是10年有期徒刑。只有当情节严重甚至特别严重时,才有可能被判处死刑。而这些主要要根据被告人在具体案件中的主观恶意、客观行为、杀害手段、以及对社会公众造成的影响来综合判定。
一审死刑二审改判几率还是大的,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主张一审中没有出现或是没有被支持的自首立功等酌定从轻情节,认罪态度和悔罪表现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2、如果有同案犯或是知悉他人犯罪的境况的话可以向司法机关告发,运气好查证属实变
故意伤害和一般殴打行为的区分如下:故意伤害,是指伤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表现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对人体组织完整性的破坏,一种是对人体器官机能的损害;而一般的殴打行为,通常只造成人体暂时性的疼痛或神经轻微刺激,并不伤及人体的健康。当然,殴打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