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7.28
我国民事诉讼的一般程序包括:起诉、受理、审查、答辩、开庭、审理、判决、执行等步骤。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对符合本法规定起诉,必须受理。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
所谓再审就是人民法院根据法律的规定,为了纠正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或者裁定中的错误,按照上级人民法院的指令或者本院审判委员会的决定,或者根据人民检察院的抗诉,或者是人民法院审查当事人的申请认为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案件再次
民事诉讼一审的流程如下: 1、原告向管辖法院递交起诉状; 2、符合立案条件的,立案侦查; 3、开庭审理; 4、法庭调查; 5、法庭辩论; 6、法庭调解; 7、宣判。
民事诉讼二审的流程是: 1、立案。当事人不服一审法院判决或裁定,在法定期限内向一审法院或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二审法院审查一审法院移送的上诉材料及卷宗,符合条件,予以立案; 2、开庭(案件事实基本清楚,可以不开庭审理;但必须与双方当事人进行
1.首先当事人本人或者委托律师撰写一份民事起诉状,并且根据被告的数量提供起诉书副本; 2.其次债权人注意在起诉前收集好借条、收款收据等证据; 3.最后当事人本人或者委托律师拿着起诉书、借条、收款收据等证据材料到法院立案起诉,法院受理之后,交
我国《刑事诉讼法》中对于再审程序所作出的规定包括:再审程序即审判监督程序是指人民法院、检察院对于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发现在认定事实上或者在适用法律上确有错误,依职权提起并由人民法院对案件进行重新审判的一种诉讼程序。
行政诉讼的受理行政诉讼的受理是指人民法院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起诉进行审查,认为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条件而决定立案审理的诉讼行为。这是对公权力的监督。
关于对审查逮捕的程序的规定是:1.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可以讯问犯罪嫌疑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讯问犯罪嫌疑人: (一)对是否符合逮捕条件有疑问的; (二)犯罪嫌疑人要求向检察人员当面陈述的; (三)侦查活动可能有重大违法行为的。 人民
刑事诉讼法的再审程序:先由案件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提出申诉;然后由法院审查决定是否受理;决定受理的,再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最后作出相应的判决;不予受理的,则说明理由。
刑事诉讼法的再审程序规定为:再审程序即审判监督程序是指人民法院、检察院对于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发现在认定事实上或者在适用法律上确有错误,依职权提起并由人民法院对案件进行重新审判的一种诉讼程序。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的案件
民事诉讼审判流程如下: 1、原告起诉; 2、法院受理后,将起诉书副本送达被告; 3、被告应当在十五日内提交答辩状,法院应当在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送达原告。被告不提交答辩状的,不影响审判; 4、法院应当在三日前通知当事人并公告决定开庭审理的案件
起诉离婚的程序是: 1、起草起诉状; 2、准备诉讼所需要的证据; 3、向有管辖权的法院递交起诉状和证据; 4、法院决定是否受理该诉讼; 5、法院受理该离婚诉讼案件之后,在法定时间内向对方发送起诉状副本; 6、法院安排开庭时间并向双方发送传票
民事审判程序是:法院进行庭前准备工作;书记员宣布法庭规则和法庭纪律;法官入庭和报告庭审前准备情况;法庭核对确认诉讼参加人的身份;宣布开庭;宣告案名、案由、审理程序和方式;介绍审判人员;告知诉讼权利义务,并征询申请回避意见;宣告庭审的阶段;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