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1.29
民事诉讼中变更诉讼代理人的申请应书面向人民法院提出,并由人民法院通知对方当事人。诉讼代理人指的是在代理的权限内,代理被代理人进行诉讼活动的人。除法律规定必须由当事人亲自进行诉讼的案件外,刑事诉讼中的被害人、自诉人以及民事诉讼中的原告、被告和
民事诉讼代理人和民事代理人的区别在于代理的内容和后果、代理的对象以及代理的法律依据不同。 民事诉讼代理人代理的是民事诉讼行为,其后果是导致代理人和被代理人同法院之间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和消灭。案件中的原告、被告和第三人以民事诉讼法为
民事诉讼时效种类如下:第一种:短期诉讼时效,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第二种:最长诉讼时效,自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二十年。第三种:特殊诉讼时效,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和技术进出口合同争议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四年。
(一)公诉案件被害人的代理:公诉案件中被害人的代理,是指律师或其他公民接受公诉案件中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的委托,担任被害人的代理人参加诉讼。 (二)自诉案件中的代理和反诉案件中的代理:自诉案件的代理,是指在刑事自诉案件中,律师或其
证据包括: (一)当事人的陈述; (二)书证; (三)物证; (四)视听资料; (五)电子数据; (六)证人证言; (七)鉴定意见; (八)勘验笔录。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民事诉讼时效种类如下: 第一种:短期诉讼时效,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 第二种:最长诉讼时效,自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二十年。 第三种:特殊诉讼时效,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和技术进出口合同争议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四
新民事诉讼证据种类有: 1.当事人陈述; 2.书证; 3.物证; 4.视听资料; 5.电子数据; 6.证人证言; 7.鉴定意见; 8.勘验笔录。
当事人可以自己决定是否委托诉讼代理人代为诉讼。但是,无行为能力的公民进行诉讼或者限制行为能力的人进行诉讼,必须由其监护人作为法定代理人代为诉讼。法定代理人之间互想推诿代理人责任的,由人民法院指定其中一人代为诉讼。应当注意的是,法定代理人也可
1、债权的请求权。 2、物权请求权。 3、占有保护请求权。 4、人格权和身分权上的请求权。 5、知识产权上的请求权。 6、继承权上的请求权。下列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一)请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 (二)不动产物权和登记的
民事诉讼法原告代理词格式制作要点介绍如下: 1.首部。 (1)注明文书名称。 (2)称呼语,即审理本案的审判长和审判员。 (3)前言:简要说明代理律师出庭代理诉讼的合法性、代理权限范围、出庭前准备工作概况。 2.正文。 (1)案件性质和具体
参与民事诉讼的人不一定都是案件的直接当事人,案件的当事人可以委托有代理资格的人帮助自己进行诉讼,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成为代理人,委托代理人的资格是指具有依法享有接受当事人、法定代理人的委托,进行诉讼行为活动的一种能力或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