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8.11
法律分析:租赁合同的成立要求订立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双方的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租赁期限六个月以上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无法确定租赁期限的,视为不定期租赁。
单方面解除租赁合同的情况有: 1、出租人未交付租赁物,经承租人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交付的,承租人可以解除合同。 2、出租人交付的租赁物不符合约定,致使承租人不能实现承租目的,承租人可以解除合同。 3、出租人交付的租赁物存在缺陷,危及承租人
租赁合同的解除法定条件为: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
房屋租赁合同要注意的事项如下: 1、要订立书面合同; 2、将一些必要的物业状况拍照存证; 3、明确双方权利义务; 4、明确租赁期限; 5、明确租金; 6、约定好违约责任以及争议解决的方式; 7、及时办理备案。
可以解除租赁合同的情形有以下几种: 1、出租人未交付租赁物,经承租人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交付的,承租人可以解除合同。 2、出租人交付的租赁物不符合约定,致使承租人不能实现承租目的,承租人可以解除合同。 3、出租人交付的租赁物存在缺陷,危及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合同无效: 1.出租人或者承租人无民事行为能力的。 2.出租人所出租的房屋是法律明文规定禁止出租的房屋的。 3.房屋租赁合同的内容不合法,导致不合法内容部分无效。
如果当事人没有附生效条件,那么租赁合同生效一般应满足的条件如下: 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实; 3、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民法典》第七百零三条规定,租赁合同是出租人将租赁物交付承租人
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当事人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因此取得的财
租赁合同的主要内容包括租赁物的名称、数量、用途、租赁期限、租金及其支付期限和方式、租赁物维修等条款。租赁合同是出租人将租赁物交付承租人使用、收益,承租人支付租金的合同。 《民法典》第七百零四条,租赁合同的内容一般包括租赁物的名称、数量、用途
在签订房屋租赁合同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有: 1、全面了解房屋坐落的地点、房屋的结构和附属设备、房屋的数量、房屋的坚固程度等具体情况。 2、对出租人和房屋的关系进行了解,包括出租人是否为所有权人,是否为共有人,若为共有人是否有权出租房屋、房屋产权
租赁合同无效的情况通常有以下几种: 1、出租人不具有出租房屋的实体权利; 2、将违法建盖的房屋用于出租的; 3、租赁合同的期限违反法律规定的部分无效; 4、租赁的标的物为法律法规禁止出租的合同无效。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的规定,如当事人没有附生效条件,租赁合同生效一般应满足的条件如下: 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实; 3、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民法典》第七百零三条规定,租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