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3.28
对于非法拘禁行为可以正当防卫,因为法律明确规定,对正在进行不法侵害行为的人,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非法拘禁案底不能消除。有案底的是指刑事拘留。刑事拘留后会有犯罪记录,犯罪记录又称犯罪人员犯罪记录制度,该记录不能消除,但可以封存。封存的条件仅限于未满犯罪时未满18周岁,且所判刑罚为5年以下,该未成年人的犯罪记录会封存,即通常不会向任何单位
法律规定盗窃十万元,能判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三十万元以下,属于盗窃罪中数额巨大的量刑标准。
法拘禁罪的判刑程序: 1、立案。公安、司法机关及其它行政执法机关认为有犯罪事实发生并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时,就立案; 2、侦查。检察院、公安等机关对非法拘禁罪案件进行侦查; 3、审查起诉。人民检察院决定是否对犯罪嫌疑人提起公诉、不起诉或者撤销案
非法拘禁罪如果处于审判阶段的,三个月内一般可以判刑。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
根据《刑法》第238条第1款、第2款的规定,犯非法拘禁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具有殴打、侮辱情节的,从重处罚。犯非法拘禁罪致人重伤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国家机关工作
非法拘禁罪既遂判刑标准细分为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非法拘禁行为,只有达到相当严重的程度,才构成犯罪,如非法拘禁他人,并实施捆绑、殴打、侮辱等行为的等。
非法拘禁他人的判刑: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根据《刑法》第238条第1款、第2款的规定,犯非法拘禁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具有殴打、侮辱情节的,从重处罚。犯非法拘禁罪致人重伤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国家机关工作
犯罪嫌疑人构成非法拘禁罪的,一般会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致人重伤的,会判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的,会判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非法拘禁罪的构成: 1、主观要件:主观上必须出于故意; 2、主体要件:主体是公民的人身自由权; 3、客体要件: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廉政制度和国家的外汇管理制度; 4、客观要件;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非法拘禁,故意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