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4.16
用人单位聘用已超过劳动年龄及已退休的人员在解除聘用关系时,不支付《劳动法》所规定的经济补偿金。如果聘用单位与被聘用退休人员双方签订了聘用合同,聘用合同约定了解除时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情形,如果用人单位符合该支付情形,应按照聘用合同的约定予以
退休人员发生工伤,单位的赔偿标准是:与用人单位之间为劳务关系,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用人单位承担赔偿责任。第三人侵权的,用人单位支付赔偿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偿。人身损害赔偿项目: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
退休返聘是指用人单位中的受雇佣者已经到达或超过法定退休年龄,从用人单位退休,再通过与原用人单位或者其他用人单位订立合同契约继续作为人力资源存续的行为或状态。
退休后返聘的年数可由用人单位与退休人员协商一致确定。目前法律上并没有具体的规定,需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双方应当考虑退休人员的年龄、返聘后工作地点、工作性质、工作时间等因素来确定。
退休后,开始享受社会保险待遇就不再具有劳动法调整的劳动者主体资格,与单位签订的是劳务协议,属于劳务关系,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返聘人员一旦发生“工伤”,应认定为从事雇佣工作中受到的伤害,雇佣单位(聘用单位)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赔偿项目有医疗费
退休返聘人员出车祸不算工伤。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已经依法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或者领取退休金人员的,双方应当属于劳务关系。工伤认定的前提是双方属于劳动关系。
退休返聘人员与用人单位之间发生工伤待遇争议,按照劳务关系处理。因此工伤应当视为一般侵权行为,按照侵犯人身权利进行赔偿。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
退休返聘人员上班途中遇车祸应当算工伤,但必须通过工伤认定,不过返聘人员的工伤待遇不受相关法律保护,具体的处理要看劳资双方签订的协议,一般可以参照人身损害进行赔偿。
退休人员返聘工伤认定的处理是,雇佣单位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赔偿项目有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伤残赔偿金、辅助器具费、必要的交通费及被抚养人生活费等,造成死亡的还有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等。
退休返聘人员虽然跟单位之间不构成劳动关系,但符合民法中关于劳务关系的特征。所以,单位对该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所遭受的人身损害有法定的赔偿义务,不能够通过协议来免除法定责任。 工伤赔偿的标准是什么 1、医疗费,治疗工伤所需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
工资标准具体看与用人单位协议如何签订。退休返聘人员和单位之间只能认定是雇佣关系,而不是劳动关系,也不受劳动法的调整和保护,所以工资数额不受最低工资标准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