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2.24
适用假释的条件主要有: 1、假释只能适用于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2、犯罪分子只有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假释后不致再危害社会的; 3、犯罪分子必须不是累犯和因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被判处
缓刑是一种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而放在社会上改造的刑罚制度。缓刑的适用条件如下: 1、犯罪情节较轻;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2、有悔罪表现; 3、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4、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5、对其中不
禁止适用缓刑的有以下几种情形: 1、累犯; 2、强奸、抢劫等暴力性犯罪; 3、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符合刑法规定的缓刑条件的,依法适用缓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般不适用缓刑: (1)因侵犯知识产权被刑事处罚或者行政处罚后,再次侵犯知识产权构成犯
可以刑事拘留的条件有: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其他法定情形。
适合法律援助的条件具体如下: 1、属于公民依法请求国家赔偿、请求给予社会保险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请求发给抚恤金、救济金等范围的; 2、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代理人; 3、其他条件。
减刑适用条件有: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假释的适用条件有: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
无效合同的适用情形有: 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 2、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订立的合同; 3、违背公序良俗或者违法的合同; 4、意思表示不真实的合同。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
刑事拘留的适用条件是: 1、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 2、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 3、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 4、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 5、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可能的; 6
刑事和解应该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1、犯罪嫌疑人(加害人)须认罪。即需要作有罪答辩。这是刑事和解程序的首要条件,也是双方疏通情感阻滞的渠道,如果犯罪嫌疑人不认罪,则无法进行和解。 2、和解出于双方自愿。一般而言,被害人自愿必不可少,但绝大多数
移送管辖适用的条件有: 1、人民法院已经受理案件。 2、受理案件的人民法院对该案无管辖权。依法享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才有权行使审判权,因此无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无权审理案件。 3、接受移送案件的人民法院依法享有管辖权。
口头传唤的适用条件是:经公安机关办案部门负责人批准;使用传唤证传唤;对现场发现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人民警察经出示工作证件,并应当在询问笔录中注明。
适用代位继承必须符合如下条件: 1、代位继承发生的原因是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 2、代位继承人仅限于被继承人的子女的直系晚辈、被继承人的兄弟姐妹的子女; 3、代位继承人一般只能继承他的父或母有权继承的遗产份额; 4、其他条件。
法定继承的适用条件为:被继承人生前未立遗嘱。法定继承有法定顺序,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