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10
《刑法》第一百九十三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
银行人员诈骗贷款可以挪用资金罪、挪用公款罪定罪。银行人员诈骗贷款归个人使用数额在5千元至1万元以上进行非法活动的、数额在一万元至3万元以上超过3个月未还的、数额在一万元至3万元以上归个人进行营利活动的,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贷款诈骗罪的成立条件包括: 1、该罪的主体是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 2、行为人主观上必须具有非法占有目的,即有将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贷款非法据为己有的目的; 3、主观上是故意的心态; 4、客观上行为人实施诈骗的行为骗取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
贷款诈骗罪的犯罪主体虽然是一般主体,但是如果是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冒用他人名义或者虚构假名骗取贷款的,则不能以贷款诈骗罪定罪处罚。实践中,冒名贷款主要有“顶名贷款”、“搭名
共同诈骗应当按照诈骗数额定罪量刑,主犯应当按照全部诈骗数额承担刑事责任,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对于被胁迫参加的,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
行为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认定其行为属于“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 (1)贷款后携带贷款潜逃的; (2)未将贷款按用途使用而是挥霍致使贷款无法偿还的 (3)使用贷款进行违
一、哪些行为构成贷款诈骗罪根据最高人民法院于2000年9月20日至22日在湖南省长沙市召开了全国法院审理金融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形成的《全国法院审理金融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的精神,在司法实践中,对于
骗取银行贷款涉嫌骗取贷款、票据承兑、金融票证罪。该罪名是由《刑法》第一百七十五条之一规定的,根据该条规定,犯本罪的一般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特别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明知他人可能利用其银行卡用于诈骗犯罪活动,仍然提供银行卡给他人,为他人犯罪提供资金支付结算帮助的,这种行为已构成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量刑标准为:犯罪情节严重的,要对提供银行卡的行
骗取贷款罪和贷款诈骗罪有以下区别: 1、主观不同。骗取贷款罪是在金融机构贷款时隐瞒贷款用途或者虚构事实来满足贷款条件,但主观上仍有归还贷款目的;贷款诈骗罪通过虚假合同等方式诈骗贷款,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目的; 2、主体不同。骗取贷款罪主体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