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11.03
合同没有约定违约金,可以主张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由双方预先确定,合同没有约定的按照实际损失确定,损害较大时违约金可以适当上浮,但最高不应超过实际损失的30%。
不可以主张违约金,但是守约方可以要求违约方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包括:继续履行、赔偿损失或者采取补救措施。即如果没有约定的违约责任,则可以按照法律规定请求对方承担法定的违约责任。法院在处理违约方应当承担的违约责任时,主要是根据守约方因此造成的
1、合同中没有约定违约金条款,但是有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计算方法的,可按照这个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2、如果合同中,也没有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计算方法的,可以凭借相关的款项单据,书面证据来佐证,达成双方协商一致。
合同并不是一定要约定违约金。当事人除了违约金以外,还可以约定因一方违约所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也可以约定其他的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但当事人如果约定违约金的,其约定的数额不能超过造成的损失30%。
目前适用《民法典》。在双方违约的情形中,如果一方违约属于法定或者约定的适用定金罚则的情形,另一方就其他事项违约,则仅就前者单方适用定金罚则,对后者可以追究其相应的违约责任。如果双方违约均属于法定或者约定的适用定金罚则的情形,则对二者均适用定
我国法律没有对违约金的数额作出强制性规定,当事人可以按照双方约定,确定违约金的数额或者违约金的计算方法。一般来说,不能超过实际损失的百分之三十。 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第一、二款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
根据《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在合同无效的情况下,有三种条款是有效的: 1、合同中独立存在的有关解决争议方法的条款; 2、因合同无效返还由该合同取得的财产; 3、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责任。
民事合同约定违约金有效。违约金是指合同当事人违反合同应当向对方支付约定或者法律规定的一定金额的金额。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
合同约定100%违约金无效。民法典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定数额的违约金,约定的违约金不得低于或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否则当事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适当调整。
实中,有些当事人在合同中既约定违约金,也约定定金,在一方违约时,对方要求违约金与定金条款并用。 选择适用违约金条款或定金条款,就可以达到弥补因违约受到损失的目的; 违约金相当于一方由于对方违约所造成的实际损失。 一般说来,守约方根据违约金条
合同有违约金约定时只能选择适用定金罚则,法律规定,违约金与定金是不能同时主张的,因为同时主张违约金与定金不符合“补偿性为主,惩罚性为辅”原则。当事人既约定违约金,又约定定金的,一方违约时,对方可以选择适用违约金或者定金条款。
合同既约定违约金又约定定金是不可以的。如果当事人既约定违约金又约定定金的,一方违约时,只能择一适用。如果定金数额不足以赔偿另一方的损失的,另一方可以要求增加赔偿金额。
合同当事人出于自愿是可以既约定违约金又约定定金的。但如果当事人既约定违约金又约定定金的,一方违约时,只能择一适用。如果定金数额不足以赔偿另一方的损失的,另一方可以要求增加赔偿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