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3.31
商标专用权人遇到商标侵权时,可以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进行行政投诉,或者直接到法院起诉,情节严重的还可以到公安机关部门进行举报。商标专用权人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进行投诉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时认为侵权行为成立,可以责令立即停止侵权行为,没收销毁
恶意侵犯商标专用权、情节严重的,可以在权利人因侵权受到的损失、侵权人因侵权获得的利益或者注册商标使用许可费的1倍到3倍的范围内确定赔偿数额。无法查清的情况下,法院可以酌情决定的法定赔偿额上限从50万元提高到300万元。
商标侵权行为,是指行为人未经商标权人许可,在相同或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或者其他干涉、妨碍商标权人使用其注册商标,损害商标权人合法权益的其他行为。 商标被侵权的维权方法如下: 1、当事人协商; 2、向工商投诉、举报;
判断著作权侵权的条件有:行为人实施了著作权侵权行为。存在著作权侵权行为的损害事实。侵犯著作权的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间有因果关系。著作权侵权行为人存在过错。
判断互联网版权侵权的方式为: 1、互联网版权侵权的行为以及行为主体难以认定; 2、与一般的侵权行为相比,传播速度更快、侵权后果影响范围更广泛、案件管辖权不易确定; 3、其他判断方式。
1、被控侵权产品的技术方案或设计落入他人专利保护范围; 2、没有经过专利权人的许可或者授权的情形下,使用他人专利; 3、以生产经营为目的; 4、不符合免责条件。
采取以下办法判断专利是否侵权: 1、专利所指向的权利客体属于专利法所保护的范畴; 2、行为人未经专利权人同意而擅自实施了使用、销售、制造专利产品等行为; 3、该行为与专利权人的损失具有因果关系。
侵犯商业秘密的四个要求: 1、不为公众所知,即不为特定人所知的秘密; 2、能给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即一定的经济价值; 3、实用性,即商业秘密必须具有实际使用价值,而不仅仅是理论水平; 4、权利人必须采取保密措施。如果权利人不采取保密措施,说
判断侵犯商业秘密的方式: 1、行为人主观上具有侵犯商业秘密的故意; 2、行为人客观上有盗窃、贿赂、欺诈、胁迫、电子侵入等不正当手段; 3、该商业秘密属于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保护范畴; 4、行为与实际损失具有因果关系。
根据专利侵权的形式,一般情况下,专利侵权可以分为直接侵权和间接侵权。直接侵权。未取得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的人,是指以制造或者使用专利实用新型为目的制造或者使用产品而未取得专利的人。间接侵权。这意味着行为人自身的行为不直接构成侵犯专利权,而是
判定是侵犯商标权的方法: 1、行为人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 2、行为人实施了擅自使用他人注册商标、伪造或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等行为; 3、行为人的侵权行为导致了商标所有权人遭受实际损失。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均属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 (一)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的; (二)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