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3.19
一般要经五到六个月左右的时间才会由法院判决。当事人被刑事拘留后,正常情况下,公安机关的侦查期限为二到三个月,检察院审查起诉的期限为一到一个半月,法院审理的期限为二到三个月。
刑事拘留到逮捕所需时间如下: 1、根据刑事拘留的规定,从拘留到批捕的时间在三日左右,最长时间长达三十七天; 2、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 可以先行拘留的情形如下: 1、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
拘留的条件是: 1、拘留的对象是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 2、有法定的某种紧急情形(刑诉法规定的7种情形);上述两要件,只有同时具备、才可拘留。逮捕的条件是: 1、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 2、可能判处徒刑以上的刑罚; 3、采取取保候审、监视
从其他状态变更为逮捕的条件是: 1、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取保候审规定的; 2、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监视居住规定的; 3、应当逮捕但因为患有严重疾病,或者是正在怀孕、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而未予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第一,必须具备的条件不同。 1、拘留的条件是:拘留的对象是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有法定的某种紧急情形。上述两要件,只有同时具备、才可拘留。 2、逮捕的条件是: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的刑罚;采取监视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发生
逮捕令的发布需要条件:1.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根据有关规定,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是指同时具备下列情形: (1)有证据证明发生了犯罪事实。 (2)有证据证明犯罪事实是犯罪嫌疑人实施的。 (3)证明犯罪嫌疑人实施犯罪行为的证据已有查证属实的。
1.逮捕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1)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 (2)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 (3)确有逮捕的必要性,即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而有逮捕必要的。 2.实施逮捕的程序是: (1)由公安机关向
刑事案件批准逮捕的条件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实施新的犯罪的;有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社会秩序的现实危险的;可能毁灭、伪造证据,干扰证人作证或者串供的;可能对被害人、举报人、控告人实施打击报复的;企图自杀或者逃跑的。
《刑事诉讼法》第81条规定: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而有逮捕必要的,应即依法逮捕。这一规定明确了逮捕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即: (1)有证据
刑事拘留后不一定会逮捕。 一般情况下,是否逮捕由检察院根据案情决定,具体如下: 1、若是检察院认为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就会作出不予逮捕的决定。 2、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公安机关在接到通知后应当立即释放。并且将执行情况同步给人民检察院。
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尚不足以防止发生下列社会危险性的,应当予以逮捕: (一)可能实施新的犯罪的。 (二)有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社会秩序的现实危险的。 (三)可能毁灭、伪造证据,
逮捕和拘留的区别如下: 1、有权决定拘留与有权批准、决定逮捕的机关不完全相同:一般刑事案件由公安机关决定和执行。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案件中,需要拘留犯罪嫌疑人的,由人民检察院作出决定,由公安机关执行。 2、羁押的期限不同。拘留的羁押期限,通
逮捕的情形是有证据证明行为人实施了犯罪行为;行为人的犯罪行为有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社会秩序的现实危险;行为人可能对被害人、举报人、控告人实施打击报复;企图自杀或逃跑的。